2024年3月29日
|
甲辰年二月廿十
(本篇文章還剩餘 100% 未讀)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 > 「保釣50週年」特輯 > 正文

釣魚島主權爭議與保釣前途

紀念海外保釣運動50週年

作者 | 張海鵬
張海鵬: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長、中國史學會會長,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
【編按】

作者應釣魚臺教育協會邀請,於今(2021)年4月10日在該會主辦的「保釣運動50週年紀念研討會」上以預錄視頻作了40分鐘的發言,此文即其發言稿之完整版。

50年前的4月10日,留美學生在美國各地,首先是美國首都華盛頓掀起聲勢浩大的保釣示威遊行,是中華民族子孫的一項壯舉,被周恩來總理稱作「海外五四運動」,可見意義重大。當時,我正在中國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工作,正是文化大革命的時候,我們的注意力全在「文革」中,未能及時了解發生在美國的留學生保釣運動。事後也有補課,讀過一些介紹文章。最近讀到2009年林孝信先生〈保釣歷史的淵源及其對海峽兩岸社會的意義〉的演講,對海外留學生的保釣運動全域了解得更多了。我在這裡,借這個機會對王曉波、林孝信、龔忠武等先生們當年在海外的壯舉表示由衷的欽佩!向所有參加保釣運動的海外留學生表達最高的敬意!向宜蘭縣頭城、蘇澳地區的漁民以自身之力捍衛釣魚臺海域的漁權與主權表達最高的敬意!

下面講五個問題:一、釣魚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二、日本竊取釣魚島是非法、無效的;三、「冲繩處分」與甲午戰爭及釣魚島爭端;四、保釣的成功有賴兩岸同心協力;五、中美的折衝趨勢與釣魚島的未來。

1971年4月10日,在美國的華人於美國各地發起保釣的示威遊行。圖中可見當時的口號是「中國人民一條心」、「TIAO YU TAI BELONGS TO CHINESE PEOPLE」(釣魚臺屬於中國人)。

1971年4月10日,在美國的華人於美國各地發起保釣的示威遊行。圖中可見當時的口號是「中國人民一條心」、「TIAO YU TAI BELONGS TO CHINESE PEOPLE」(釣魚臺屬於中國人)。

 

一、釣魚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

釣魚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釣魚島一帶海域是中國東南沿海各地,包括臺灣漁民的漁場。釣魚島列嶼是中國人最先發現、最先命名的。釣魚島早就是中國臺灣的附屬島嶼,在行政上隸屬於宜蘭縣頭城鎮大溪里。

根據中國歷史文獻記載,「釣魚島是臺灣附屬島嶼」這一事實,早已得到確認。明朝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成書的《日本一鑒》,由「奉使宣諭日本國」的鄭舜功撰寫。該書明確記錄了釣魚島為中國臺灣所屬,該書第三部分《桴海圖經》中的〈萬里長歌〉是以歌訣體記載中日之間的航程指南(明)鄭舜功《日本一鑒》之《桴海圖經》卷一之〈萬里長歌〉,民國間抄本。現藏於國家圖書館,其中四句詩及其小字夾注如下:

或自梅花東山麓,雞籠上開釣魚目

梅花指位於閩江口南岸之梅花千戶所,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設,屬鎮東衛,即今福建長樂市東北梅花古鎮。,所名,約去永寧即永寧衛,明洪武二十五年(1329年)設,位於泉州港口。八十里。自所東山即梅花所外之東沙山,在今福建閩江口外白犬列島東南。外,用乙辰縫鍼或辰巽縫鍼,約至十更,取小東島《桴海圖經》中的〈滄海津鏡〉全是航海圖,開卷繪的就是經臺灣至琉球國這一部分,圖中「小東島」上註明「即小琉球,彼(指日本人)云大惠國」,故小東島即臺灣島。見吳天穎,《甲午戰前釣魚列嶼歸屬考》,北京: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頁106。之雞籠山。自山,南風,用卯乙縫鍼,西南風,正卯鍼或正乙鍼,約至十更,取釣魚嶼。……自梅花渡彭湖、之小東、至琉球、到日本,為昔陳給事陳侃,明世宗嘉靖年間曾任刑科、吏科給事中。嘉靖十一年(1532年)琉球國王尚真薨,世子尚清請求冊封,世宗以陳侃為冊封正使。著有《使琉球錄》,是目前已知最早的一部琉球冊封使使錄。出使琉球時,從其從人得此方程也。一自彭湖、次高華、次黿鼊高華、黿鼊應是澎湖列島之島嶼。、次大琉球,亦使程也。而彭湖島在泉海中,相去回頭回頭,即今福建圍頭灣東岸之圍頭。百六十里。釣魚嶼,小東小嶼也。盡嶼,南風,用正卯鍼,東南風,卯乙縫鍼,約至四更,取黃麻嶼即釣魚島列嶼之黃尾嶼。

黃麻赤坎古米巔,馬齒琉球讀音「ㄌ一ˇ」迤先

黃麻、赤坎即釣魚島列嶼之赤尾嶼。、古米、馬齒古米、馬齒即琉球國之古米山、馬齒山。、琉球,fe43c222-8daf-4d76-b506-83e7fe61caf2.jpeg迤{{「迤」,同「迆」。「讀音「ㄌ一ˇ」迤」,同「迤讀音「ㄌ一ˇ」、「迤邐」,旁行連延貌也。}}皆海山也。盡黃麻嶼,南風,用甲卯縫鍼;西南風,正甲鍼;東南風,正卯鍼,約至十更,取赤坎嶼。盡嶼,南風,用正卯鍼,或寅甲縫鍼;西南風,艮寅縫鍼;東南風,甲卯縫鍼,約十五更,取古米山。……盡古米,南風,用寅甲縫鍼或正卯鍼,約至五更,取馬齒山。盡山,南風,用甲卯縫鍼,或寅甲縫鍼,約至五更,取大琉球即琉球王國。

該書還記載:「小東島,即小琉球,彼云大惠國。」「小東」、「小琉球」、「大惠國」,即當時中國、琉球、日本對臺灣的不同稱謂。上述航路,不僅準確記錄了釣魚島與臺灣島等島嶼之間的地理關係,而且明白無誤地指出「釣魚嶼,小東小嶼也」,表明釣魚嶼是臺灣所屬小島。《日本一鑒》是具有官方文書性質的史籍,它反映出明朝政府早已確認釣魚島列嶼是屬臺灣的小島群。

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陳侃奉命出使琉球,其所著的《使琉球錄》中記載:「過釣魚嶼,過黃毛嶼,過赤嶼,目不暇接,……見古米山,乃屬琉球者。夷人鼓舞于舟,喜達于家。」該段文字闡明:經過了釣魚嶼、黃毛嶼、赤嶼後,直到見到古米山(即今久米島)才是進入琉球境內,釣魚島不屬於琉球,而是中國的領土。

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陳侃奉命出使琉球,其所著的《使琉球錄》中記載:「過釣魚嶼,過黃毛嶼,過赤嶼,目不暇接,……見古米山,乃屬琉球者。夷人鼓舞于舟,喜達于家。」該段文字闡明:經過了釣魚嶼、黃毛嶼、赤嶼後,直到見到古米山(即今久米島)才是進入琉球境內,釣魚島不屬於琉球,而是中國的領土。


明清兩朝自1404年到1866年,前往琉球的冊封使有22起。釣魚列嶼是冊封使舟船必經之地,冊封使多有記錄。1561年(明嘉靖四十年)冊封使郭汝霖使船途經釣魚列嶼,寫下了《釣嶼》一首詩:「天畔一舟橫,長風萬里行。黃鼙浮浪遠,釣嶼蕪波明。蜃氣山將結,濤聲笛共清。倚檣時浩嘯,奇覽慰生平。」這是釣魚列嶼第一次被寫入五言律詩。

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閩浙總督胡宗憲幕僚鄭若曾著《籌海圖編》,其中《沿海山沙圖》(明)鄭若曾,《籌海圖編》,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刻本。現藏於國家圖書館。中不但記錄了臺灣、釣魚島、黃尾嶼、赤尾嶼等島嶼屬福建海防範圍,而且標明了這些島嶼的位置與統管區域。

明萬曆三十三年(1605年)徐必達等人繪製的《乾坤一統海防全圖》及明天啟元年(1621年)茅元儀繪製的《武備志.海防二.福建沿海山沙圖》,也將釣魚島等島嶼與臺灣島作為同一個防區同時劃入中國海防範圍之內。

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黃叔璥任清政府第一任巡臺御史,乾隆元年(1736年)他「以御史巡視臺灣時所作」《臺海使槎錄》(前四卷名《赤嵌筆談》),其中卷二武備目列舉了臺灣所屬各港口,不僅將釣魚島視為中國海防前沿要塞,而且表明釣魚島在行政上早已屬臺灣府管轄。其載:

近海港口哨船可出入者,只鹿耳門南路打狗港,北路蚊港、笨港、淡水港、小雞籠、八尺門。其餘如鳳山大港、西溪蠔港……可通杉板船。臺灣州仔、尾西港……今盡淤塞,惟小漁船往來耳。山後大洋,北有山名釣魚臺,可泊大船十餘。(清)黃叔璥,《臺海使槎錄》卷二,清乾隆間刻本。現藏於國家圖書館。臺北《海峽評論》2013年5月號發表香港中文大學亞太研究中心主任鄭海麟〈黃叔璥《臺海使槎錄》所記「釣魚臺」及「崇爻之薛坡蘭」考〉,對該書所稱「釣魚臺」是否今所指「釣魚島」表示質疑。該文指出:「《使槎錄》所記「山後大洋北」的「釣魚臺」究竟指哪個島嶼?根據現存的臺灣文獻資料確實頗難推定,在未有確鑿證據之前,頗值得存疑。」存疑精神是可以的,但存疑並不等於結論。該文又說:「從邏輯上看,《使槎錄》所記的『釣魚臺』,應在『薛坡蘭』附近,似不應指遠在160公里外的釣魚島;所述『山後大洋』的地理位置指的是瀕臨大海的臺東、花蓮、宜蘭即清代『後山』地帶。」這個結論似值得商榷。在沒有確實證據以前,說「釣魚臺」似不應指遠在160公里外的釣魚島,只是一種推測;說「山後大洋」指的是頻臨大海的臺東、花蓮、宜蘭即清代後山地帶,也只是一種推測,且是無根據的推測。這個推測與「山後大洋北」相衝突。臺灣人黎渦藤在歷史博客(http://blog.sina.com.cn/dddnibelungen)中認為這個釣魚臺並不是現在的釣魚島,而是臺灣東岸南部秀姑巒以南一帶某地(現今地點可能是三仙臺)。以上見解筆者並不認同,當另文考證。

明朝倭寇猖獗,為防禦倭寇侵擾中國沿海,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閩浙總督胡宗憲聘鄭若曾等人蒐集有關海防資料編纂《籌海圖編》,該書為一部沿海軍事圖籍。其中,收錄於卷一之《福建沿海山沙圖》中,明確將釣魚嶼、雞籠山、赤嶼、黃毛山(上圖中圈選之四處)劃歸於福建海防區域內。

明朝倭寇猖獗,為防禦倭寇侵擾中國沿海,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閩浙總督胡宗憲聘鄭若曾等人蒐集有關海防資料編纂《籌海圖編》,該書為一部沿海軍事圖籍。其中,收錄於卷一之《福建沿海山沙圖》中,明確將釣魚嶼、雞籠山、赤嶼、黃毛山(上圖中圈選之四處)劃歸於福建海防區域內。

《臺海使槎錄》是公文文書,其影響甚廣,為此後史家多予引用,如乾隆年間的《臺灣府志》,基本引用了上述內容:「臺灣港口」包括「釣魚臺島」。類似記載在其他官員的公文文書中也屢見不鮮,如乾隆十二年(1747年),時任巡視臺灣兼學政監察御史范咸著《重修臺灣府志》明確指出:釣魚島等島嶼已被清政府劃入臺灣海防的防衛區域內,屬臺灣府轄區。

清朝康熙年間,任清政府第一任巡臺御史的黃叔璥撰《臺海使槎錄》,其卷二中列舉了臺灣所屬各港口,而釣魚島就在臺灣府管轄範圍內。

清朝康熙年間任清政府第一任巡臺御史的黃叔璥撰《臺海使槎錄》,其卷二中列舉了臺灣所屬各港口,而釣魚島就在臺灣府管轄範圍內。


嘉慶十六年(1811年)清政府在臺灣置噶瑪蘭廳,1875年改設宜蘭縣。道光九年(1829年)陳壽祺總纂(十五年程祖洛等續修)、同治十年(1871年)刊行《重纂福建通志》,其中卷86〈海防〉〈臺灣府.噶瑪蘭廳〉載:  

噶瑪蘭廳即廳治,北界三貂,東沿大海……又山後大洋北有釣魚臺,港深可泊大船千艘。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福建通志.臺灣府》(《臺灣文獻叢刊》第84種),1960年。此條記載很重要,一是它比黃叔璥晚一百多年,對山後大洋北釣魚臺的認識更準確了,說釣魚臺「北界三貂,東沿大海」,這個地理位置大體上是接近真實的。但可泊大船千餘,可能是手筆之誤。

上述文獻明確將釣魚島列入海防衝要,隸屬臺灣府噶瑪蘭廳管轄。類似記載見於余文儀著《續修臺灣府志》、李元春著《臺灣志略》以及陳淑均纂、李祺生續輯《噶瑪蘭廳志》等史籍中。

法國來華耶穌會士蔣友仁(Michael Benoist)繪製了《坤輿全圖》,該圖初繪於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再繪於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其中《臺灣附屬島嶼東北諸島與琉球諸島》中有彭嘉、花瓶嶼、釣魚嶼、赤尾嶼等。圖中不僅使用了福建話發音,將釣魚嶼寫作好魚須、黃尾嶼作歡未須、赤尾嶼作車未須,而且把上述各島嶼均置於臺灣附屬島嶼中。

1809年法國人皮耶.拉比和亞歷山大.拉比繪製了彩圖《東中國海沿岸圖》,圖中將釣魚嶼、赤尾嶼繪成與臺灣島相同的紅色,將八重山、宮古群島與冲繩本島繪成綠色,清楚地標示出釣魚臺列嶼為臺灣附屬島嶼。

綜上所述,儘管日方力圖割裂釣魚島與中國臺灣的歷史聯繫,並一再否認《馬關條約》中的「臺灣附屬島嶼」包括釣魚島,但是,事實勝於雄辯。大量歷史文獻表明,中國政府將釣魚島納入臺灣轄下,從海防和行政兩個方面都對釣魚島實施了長期的有效管轄,釣魚島不是無主地,而是中國臺灣的附屬島嶼。釣魚島列嶼不僅有中國漁民長期經營,而且至少從明代中葉開始就納入中國政府的海防範圍,由中國政府採取了實際管轄措施,這一歷史事實,早於日本所稱1895年1月內閣決定竊據三百數十年。

中國人最早發現釣魚島,最早命名釣魚島,國際上一致承認這個命名,都有史籍可證,無可質疑。第一個日本人知道釣魚島列嶼是林子平。他在1785年(天明五年)出版的《三國通覽圖說》所附《琉球三省及三十六島之圖》,圖中繪有福建省福州到琉球那霸的兩條航線,其中南航線由西向東繪有花瓶嶼、彭佳山、釣魚臺、黃尾山、赤尾山,這些島嶼均塗上中國色,表明為中國所有。這是18世紀的歷史地理知識,林子平完全接受了。中國人對釣魚島列嶼享有歷史性權利,這是無可非議的。西方有些人不承認歷史性權利,是他們歷史知識短淺的表現,是他們的殖民主義、帝國主義霸道理論的表現。

1785年,日本學者林子平所著的《三國通覽圖說》中所附《琉球三省及三十六島之圖》之局部圖。

1785年,日本學者林子平所著的《三國通覽圖說》中所附《琉球三省及三十六島之圖》之局部圖


下一次日本人關注釣魚島,就到了19世紀中葉。根據日本著名歷史學家井上清的研究,1845年6月英國軍艦「薩馬蘭」號對釣魚島列嶼第一次進行了實際測量,1855年出版了一張海圖。圖上對釣魚島、赤尾嶼等名稱用閩南話做了標識。英國海圖把釣魚島東側的島礁類似尖塔的島,好像是英國教堂上的尖塔,就命名為Pinnacle Islands。按照井上清教授的考證,明治維新後日本海軍的《水路志》關於這一海域的記述,關於釣魚島的科學知識,最初幾乎都是以英國海軍的水路志為依據的;1886年日本海軍水路局編纂的《環瀛水路志》卷一第十篇有關釣魚島列嶼的記述,顯然是根據1884年出版的《英國海軍水路志》編寫的,它把Pinnacle Islands附注了日文漢字「尖閣列島」,或者「尖閣群島」、「尖頭列嶼」。可見,日本關於釣魚島的知識完全來自於英國,而英國對釣魚島的命名,卻來自於中國。日本人命名這個島比中國人至少晚了400年。

 

二、日本竊取釣魚島是非法、無效的

日本政府和一些日本學者、媒體有一個基本觀點,認為日本取得釣魚島與《馬關條約》完全無關,根據是《馬關條約》中有關割讓範圍未提及釣魚島,進而認為日本是通過「和平的方式」取得釣魚島。1972年日本外務省發表了《關於尖閣列島主權的基本見解》,極力否認《馬關條約》與釣魚島有關,聲稱:「該列島向來構成我國領土西南諸島的一部分,而根據明治二十八年五月生效的《馬關條約》第二條,該列島並不在清朝割讓給我國的臺灣、澎湖諸島內。」這成為日本所謂擁有釣魚島主權的依據之一。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1895年(光緒二十一年)3月,清政府鑑於戰場失利,被迫派直隸總督李鴻章為頭等全權大臣前往日本馬關(下關),與日本全權代表、總理大臣伊藤博文和外務大臣陸奧宗光議和。1895年4月17日,李鴻章在日本的威逼之下,簽訂了《馬關條約》。

《馬關條約》共11款,並附有「另約」和「議訂專條」。該約第二款第二項規定中國將臺灣全島及所有附屬各島嶼讓與日本。

《馬關條約》第二款第一項、第三項對同時讓與的遼東半島、澎湖列島的地理範圍(澎湖列島甚至列出經緯度)有明確的界定,為什麼僅對「臺灣全島及所有附屬各島嶼」進行了模糊表述?從日方公開的有關《馬關條約》交涉議事錄的記載,我們可見日本政府在條約中模糊處理臺灣附屬島嶼別有用心。

1895年6月2日中日簽署《交接臺灣文據》前,關於臺灣附屬各島嶼包括哪些島嶼,成為雙方討論的焦點。當時日本公使水野遵和清政府全權委員李經方之間討論的紀要收錄於日本公文書館,並見於日本學者濱川今日子所著《尖閣諸島の之領有そめぐる論點》一文中。(日)濱川今日子,〈尖閣諸島の之領有そめぐる論點〉,《調查與情報》,ISSUE BRIEF,No565,2007.2.28。在會談中,李經方擔心日本在日後將散落於福州附近的島嶼也視為臺灣附屬島嶼而對中國提出島嶼主權要求,於是提出是否應該列出臺灣所有附屬島嶼的名錄。水野回覆說,如果將島名逐一列舉,難免會出現疏漏或涉及無名島嶼問題,如此一來該島將不屬日、中任何一方,從而帶來麻煩;有關臺灣附屬島嶼已有公認的海圖及地圖,而且在臺灣和福建之間有澎湖列島為「屏障」,日本政府決不會將福建省附近的島嶼視為臺灣附屬島嶼。鑑於日方的表態,李經方同意對臺灣附屬各島嶼不逐一列名的處理。

水野談話表明,日本政府承認臺灣附屬島嶼已有公認的海圖及地圖,因而不需要在接管臺灣的公文中列出釣魚島列嶼,從這一點看,日本政府實際上承認釣魚島列嶼是臺灣附屬島嶼,因為釣魚島列嶼在公認的海圖及地圖上早已標明它屬中國;另一方面,這段對話還表明,日本政府會談代表水野有意隱瞞另一個事實,即在《馬關條約》簽署前三個月,日本政府已召開內閣會議秘密將釣魚島編入了冲繩縣。

1885年至1895年的10年間,冲繩地方政府一直圖謀在釣魚島等島嶼建立「國標」,從而將釣魚島納入其管轄範圍,但日本政府鑑於釣魚島為「清國屬地」,一旦建立「國標」,恐引起清國警覺和爭議,因此始終未予核准。當甲午戰爭日本即將獲勝之際,日本政府感到攫取釣魚島列嶼時機已到,於是在1895年1月14日召開內閣會議,秘密決定:「對於內務大臣建議的位於冲繩縣八重山群島之西北稱為久場島、魚釣島之無人島,近年來有人試圖從事漁業等,故應有序加以管理之,對此,應按照該縣知事呈報批准該島歸入冲繩縣轄,准其修建界樁,此事如建議順利通過。指示:按照關於修建界樁事宜的建議辦理。(日)浦野起央主編,《釣魚臺群島(尖閣諸島)問題研究資料彙編》,勵志出版社,2001年,頁169。

同時,內閣還擬定了政府文書《久米赤島、久場島及魚釣島編入版圖經過》,具體內容如下:

散落在冲繩與清國福州之間的久米赤島(距久米島西南方約七十里,位於離清國福州近兩百里處)、久場島(距久米島西南方約一百里,位於靠近八重山島內石垣島約六十餘里處)及魚釣島(方位同久場島,僅比久場島遠十里左右)之三島未發現所屬清國的特別證跡,且靠近冲繩所轄之宮古、八重山島等,為無人島嶼,故冲繩縣知事呈請修建國標。上述審議在呈報太政大臣前,山縣內務卿於明治十八年十月九日已徵詢井上外務卿的意見。經外務卿熟慮,鑑於本島嶼靠近清國國境,為蕞爾孤島,當時我國政府因清國報紙刊載我占據臺灣附近清國屬島等流言而敦促清國政府注意等理由,於十月二十一日答覆把建立國標、開拓島嶼之事延至他日時機為宜。十二月五日內務、外務兩卿指示冲繩知事,對目前不修建國標望加諒解。明治二十三年(1890)一月十三日,冲繩縣知事向內務大臣請示,要求確定這些島嶼的管轄。請示提出本案島嶼一直為無人島,未特別確定其所轄,近年因取締水產之需要,故八重山官署報請確定其所轄。進而明治二十六年(1893)十一月二日,當時有人試圖在本案島嶼從事漁業生產等,冲繩縣知事為管理之,向內務、外務兩大臣呈報修建該縣所轄之界樁。內務大臣就本案提交內閣會議與外務大臣磋商,外務大臣未表示異議。於明治二十七年(1894)十二月二十七日提交內閣會議。明治二十八年(1895)一月二十一日,內閣會議決定由內務、外務兩大臣指示冲繩縣知事:報請修建界樁一事已獲批准。(日)〈新領土ノ発見及取得ニ関スル先例〉,JCAHR:B04120002200;《釣魚臺群島(尖閣諸島)問題研究資料匯編》,勵志出版社,2001年,頁171。

1895年1月14日,日本召開內閣會議,秘密決定在釣魚島「修建界樁」,將釣魚島劃歸為冲繩縣管轄。圖為1895年1月14日之內閣會議記錄。

1895年1月14日,日本召開內閣會議,秘密決定在釣魚島「修建界樁」,將釣魚島劃歸為冲繩縣管轄。圖為1895年1月14日之內閣會議記錄。


事實上,在釣魚島修建界樁,冲繩縣並未立即執行。據井上清教授披露,直到1969年5月5日,冲繩縣所屬石垣市才在島上建起一個長方形石製標樁。轉引自井上清,《尖閣列島—釣魚諸島の史的解明》,日本:第三書館,1996年。

日本內閣會議的這一決定,是密件,過了57年後,於1952年3月在《日本外交文書》第23卷對外公布,此前清政府以及國際間完全不知情。在中日《馬關條約》的談判、簽署過程中,日本談判代表隱匿內閣會議的決定,有意採取模糊策略,籠統地將釣魚島置於中國所割讓的臺灣附屬島嶼之內,偷換手法,達到變「竊占」為「公開」占領釣魚島的目的。釣魚島是中國臺灣的附屬島嶼,在明清兩代已是人所共知,而清政府又根本無從知曉日本秘密「竊占」釣魚島的實情,因此在《馬關條約》談判和簽署中將釣魚島視為「臺灣附屬島嶼」,而未做特別說明。

由上述可見,日本「竊占」釣魚島絕非什麼「和平方式」,而是近代殖民侵略的產物,是甲午戰爭中日本戰略的一環。正是基於侵華戰爭勝券在握,日本內閣才搶先竊據釣魚島,接著才有了不平等的《馬關條約》;正是通過《馬關條約》,日本力圖以所謂條約形式,實現其對釣魚島「竊占」行為的「合法化」。這一歷史過程是清楚無誤的,是史家的共識。

直到57年後,日本政府才在外交文書上公布日本內閣的決定,可見日本政府自知竊占釣魚列嶼的無理、非法。

 

三、「琉球處分」與甲午戰爭及釣魚島爭端

日本內閣秘密將釣魚島列嶼劃入冲繩縣管轄,與日本的「琉球處分」有關,也與甲午戰爭有關。冲繩本是琉球王國所在地。琉球王國是一個獨立的國家,明初即接受明朝皇帝冊封,是明清時期中國的藩屬國。據歷史記載,公元1372年(明洪武五年),明朝派出冊封使到琉球,此後歷代冊封使不絕於途。幕府末期的1609年(明朝萬曆三十七年),與琉球相鄰的日本島津藩主強迫琉球向自己進貢,但琉球王國照舊向明政府納貢稱臣。據琉球王國歷史典籍《歷代寶案》記載,明朝萬曆三十七年(1609年),因日本薩摩藩侵略,琉球國王向明朝皇帝上表(〈琉球國中山王尚寧為急報倭亂致緩貢期事〉)稱:「日本薩摩州倭奴他魯濟吾濟等鳩黨流毒海島,肆蔓屬地。……四月初一,倭寇突入中山那霸港。……隊成蜂蟻,勢如喊虎。……四月初四日,藩城被倭羅圍數匝,村麓被劫,靡有孑遺。……復逼割土獻降。……假不如議,城廟盡行焚毀,百姓盡行剿滅,土地悉卷所有。」琉球國王發現:日本「彼狡奴得隴望蜀,又挾制助兵劫取雞籠。雖是萍島野夷,其咽〔喉〕毗連閩海,居地籍〇,雞籠殃虐,則省之濱海居民〔豈〕能安堵?故而不為之驚懼也。」結果琉球國王被挾制到了日本。見琉球《歷代寶案》,手抄本,臺灣大學1972年影印,第一冊,頁570-573。日本侵略琉球,始終是採取武力行動的。明治維新後廢藩置縣,明治政府開始顯現軍國主義傾向,矛頭指向朝鮮、琉球和中國。此後,日本利用各種藉口侵略琉球、朝鮮和中國的事件時有發生。1872年日本利用琉球飄流民在臺灣南部被所在地居民殺害一事,向清政府問罪。口實有二:琉球民是日本屬民,臺灣南部「番地」是無主地。日本派出的交涉使把清政府總理衙門大臣說的臺灣番地是「政教不及之所」,偷換概念,變成「政權不及之地」。1874年日本蠻悍地派兵侵入臺灣南部,引起中日之間進一步交涉。那時候,日本國力尚不能與清朝抗衡,在取得清朝50萬兩白銀賠款後退兵。征伐臺灣與侵略琉球是同時進行的。1874年2月日本政府通過的《臺灣番地處分要略》提出,阻止琉球向清政府進貢「可列為征伐臺灣以後之任務」。1875年,日本天皇強令琉球斷絕與清朝的冊封關係,採取措施斷絕琉球與中國的關係。1877年底,清政府駐日公使何如璋在東京考察了琉球問題後指出:「阻貢不已,必滅琉球;琉球既滅,行及朝鮮,」「琉球逼近臺灣,我苟棄之,日人改為郡縣,……擾我邊陲,臺澎之間,將求一日之安不可得。《清光緒朝中日交涉史料》第一卷,北平故宮博物院,1932年刊本,頁24。1878年10月,何如璋向日本外務省發出照會,譴責日本阻止琉球向清朝朝貢為「背鄰交,欺弱國」,是「不信不義無情無理」,將「貽笑於萬國」。引自《日本外交文書》,明治第11卷,頁271。日本政府不理睬這個抗議,並藉口照會失禮,斷絕談判。1879年日本政府以450名軍人和160名警察開往長期不設武備的琉球,將琉球國王強行押解到東京,吞併琉球王國,將它改名為日本的冲繩縣。這樣,一個獨立的琉球王國,就被日本明治政府剝奪了國家地位。參考井上清著前引書,第九章天皇制軍國主義的「琉球處置」與釣魚群島。也可參考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日本侵華七十年史》第一編第一章,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版。這在日本歷史上美其名曰「琉球處分」。這不是日本第一次把琉球國王抓到東京,第一次是前引琉球《歷代寶案》記載,明朝萬曆三十七年(1609年)間事。

日本此舉立即引起了清政府的抗議。中日之間由此展開了琉球交涉。日本提出了「分島改約」方案,即把宮古、八重山群島劃歸中國,琉球本島以北諸島歸日本,試圖誘使清政府承認日本吞併琉球,但必須以修改中日《修好條規》為前提。《修好條規》是1871年中日之間締結的建交條約,是一項平等條約。所謂修改條約,即是清政府允許在《修好條規》中加入日本人在華「一如西人」,享有與歐洲人在華通商「一體均沾」的權利。清政府提出了三分琉球的方案,即北部原薩摩藩屬地諸島劃歸日本,琉球本島為主的群島還給琉球,並恢復琉球國王王位,南部宮古、八重山群島劃歸中國,待琉球復國後送給琉球。1880年,清政府正在處理伊犁問題上與俄羅斯發生糾紛,準備對日退讓,便與日本議定了分島改約方案。中方隨後從琉球人那裡了解了情況,認識到分島改約方案無助於琉球復國,改約徒使中國喪失權利,分島改約方案沒有簽字。實際上,1882-1883年之間,中日就此問題的談判仍在進行。在討論重新簽訂中日《修好條規》的附約《通商章程》時,清政府再提琉球問題,日本外相表示把修改貿易條款與琉球問題分開,清政府談判代表堅持綁在一起。問題一直拖下來。直到1887年,總理衙門大臣曾紀澤還向回國的日本駐華公使鹽田三郎提出,琉球問題尚未了結。據日本方面的記載,直到1888年,日本想在談判中獲得與歐美比肩的權利,未能實現,日本方面就終止了談判。參見井上清,《釣魚島:歷史與主權》,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頁92。但日本已經把琉球據為己有,對清政府的態度就不管不顧了。琉球處分問題在中日之間成為一個懸案。1889年,日本把參謀本部長改稱為參謀總長,積極擴張軍備,加進了對華侵略的準備,當然就更不願意與中國談判琉球問題了。

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出現了1885-1895年之間日本政府(包括冲繩政府)商討在釣魚島設置「國標」以及把釣魚島列嶼劃歸冲繩縣的問題。在釣魚島設置「國標」以及把釣魚島列嶼劃歸冲繩縣是與日本完成攫奪琉球並進而指向臺灣聯繫在一起的。

在日本「竊占」中國釣魚島的進程中,甲午戰爭、《馬關條約》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日本通過《馬關條約》實現了覬覦釣魚島10年的圖謀,開啟了日本非法控制釣魚島的大門。由於《馬關條約》,日本政府堂而皇之地主張對釣魚島的所謂主權,搖身一變成為釣魚島的主人,進而將其非法行為「合法化」。

然而就如同在簽署《馬關條約》時日方有意模糊「臺灣附屬各島嶼」一樣,在很長時間內,日本政府並未公開宣稱對釣魚島的領土主權。即使在1896年3月日本發布的名為《有關冲繩縣郡編制》的第13號敕令中,明治天皇並沒有將釣魚島明確寫入,甚至也沒有任何與釣魚島各島嶼相關的名稱。而第13號敕令也被日方視為其領有釣魚島主權的依據之一。

日本政府既然在《馬關條約》簽署之前,就已偷偷將釣魚島編入冲繩縣地方政府,為什麼在《馬關條約》簽署之後,仍然含糊其辭呢?這與當時臺灣島內的局勢不無關係。

不平等的《馬關條約》將臺灣全省及其所有各附屬島嶼全部割讓給日本,在中國京師和臺灣島內引起軒然大波。以臺灣而論,1895年5月25日,在工部主事丘逢甲和臺灣巡撫唐景崧的幕僚陳季同等人的倡議下,臺灣成立了以唐景崧為總統、劉永福為大將軍、李秉瑞為軍務大臣的「臺灣民主國」,由此拉開了島內長達50年從武裝抗日到非武裝抗日鬥爭的序幕。儘管在1895年底,日本宣布基本控制臺灣全島,但臺灣民眾的抗日活動並未停止。日本政府忙於平息島內事態,無暇顧及釣魚小島,另一方面也可能不想因釣魚小島再節外生枝。於是,從1896年將釣魚島的使用權租借給古賀辰四郎個人,而古賀家族的經營持續到二戰之前。

事實已經非常清楚,日本政府採取「暗劫」手段,將中國釣魚島編入日本領土,又利用《馬關條約》收穫「竊占」中國釣魚島的「紅利」,但仍然心有餘悸,於是採取了秘而不宣的手法,以製造「釣魚島是日本領土」的既成事實。如今,日本政府一再否認《馬關條約》中所述「臺灣所有各附屬島嶼」不包括釣魚島,意在把釣魚島從「二戰」之後日本應歸還的中國領土中剝離出來,從而為其「釣魚島是日本固有領土」、「釣魚島主權不存在爭議」的立場提供歷史依據和理論根據,這或許就是日本政府欲蓋彌彰的目的所在。

《馬關條約》簽訂,清政府沒有能力重提琉球,臺灣以及附屬諸島(包括釣魚島列嶼)、澎湖列島、琉球就為日本奪走了。但是,1941年中國政府對日宣戰,廢除《馬關條約》。隨後《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作出了戰後處分日本的規定,日本天皇接受了這些規定。依照這些規定,不僅臺灣及其附屬諸島、澎湖列島要回歸中國,釣魚島列嶼也理應與臺灣一起回歸中國。而且,歷史上懸而未決的琉球問題也到了可以提出再議的時候。有關琉球處分研究,參見日本學者井上清前引書,以及羽根次郎《「尖閣問題」內在的法理矛盾——旨在駁斥「固有領土」論》,見日本岩波書店出版《世界》2012年10月號第835期。如果經過再議,琉球實現獨立,那麼,釣魚列島就與日本沒有任何關係了。

在我看來,琉球作為國家的國際法主體地位是值得重視的。咸豐四年六月(1854年7月),琉球國總理大臣尚宏勛、布政大夫馬良才與美國全權欽差大臣兼水師提督馬修.培理(Matthew Perry)簽訂了《琉球國、米國條約書》,條約用英文和漢文書寫,年號用咸豐和公元;咸豐五年十月,琉球國與法國簽訂了條約,用法文和漢文分別書寫;咸豐九年六月,琉球國與荷蘭簽訂條約,用荷蘭文和漢文分別書寫。這三個條約的簽訂,證明了琉球國作為獨立主權國家的國際法地位,這是完全符合19世紀的國際法,也是符合20世紀的國際法的。但是,日本於1879年強行吞併、滅亡了這個獨立主權國家,是違反國際法的,是不折不扣的侵略行為。清政府當年提出了抗議,並進行了一系列交涉。從1372年至1879年,琉球人民對中國的關係是友好的,中琉之間建立了藩屬關係,中國從來沒有使用武力。1879年至1945年,日本非法強行滅亡琉球國,在那裡建立冲繩縣。1945年至1972年,琉球由美國代管。1972年美國將琉球的行政權交還給日本,琉球再次成為日本的冲繩縣。由於受日本當局的影響,琉球人大多認為釣魚島是冲繩(琉球)的。這個觀念,目前正在轉變。2019年3月,我與冲繩——琉球歷史文化考察團一行在那霸會見琉球人學者龍谷大學經濟學部教授松島泰勝,討論了釣魚島歸屬問題,發現松島泰勝教授正在轉變觀念。編按:參見《遠望》2020年11-12月合刊本,張海鵬〈琉球歷史文化考察記〉及本期「保釣50週年」特輯第三部分所刊載之松島泰勝〈從琉球的角度審視釣魚島問題——對日本殖民主義的質疑〉。臺灣的中華琉球研究學會也一直保持著與琉球朋友的聯繫。2020年7月,松島教授的大作《帝国の島──琉球・尖閣に対する植民地主義と闘う》在日本明石書店出版後,承他不棄寄贈我一本。松島教授在該書中引用了我與李國強合寫的文章,他得出的結論是釣魚島應該歸屬於中國。可見,尊重事實的琉球人已經在改變觀念。

琉球學者松島泰勝新作《帝國之島》,從歷史與法理論證釣魚島屬於中國。

琉球學者松島泰勝新作《帝國之島》,從歷史與法理論證釣魚島屬於中國。


四、保釣的成功有賴兩岸同心協力

林孝信先生在演講中提到,1971年4月10日保釣大遊行後,留美學生感到孤立無助,忽然聽到美國總統尼克森宣布次年要訪問中國,這件事情對保釣運動也產生巨大的衝擊。臺灣留學生猛然發現,還有一個中國政府,她已經強大到美國總統都必須登門拜訪的程度。「說不定北京政府能夠保釣」?徬徨中的保釣人士像是在迷霧裡看到一盞燈。林先生對留學生這個心理的描述是很準確的。林先生在總結保釣運動的意義的時候,特別指出在當今全球化的時代,在中國經濟和平崛起的時期,特別值得重視。中國的崛起,可以一掃過去受欺負的悲慘命運,或許可以因此保衛釣魚臺。林孝信先生此語確是的論。

1971年4月10日留美學生保釣示威遊行,臺灣當局對留美學生進行了壓制,真正支持的是中國大陸政府。1971年5月1日,《人民日報》發表《新華社》記者報導:最近以來,日本佐藤反動政府勾結美帝國主義,加緊推行侵占我國釣魚島等島嶼的罪惡計畫。《新華社》報導,〈日本佐藤反動政府勾結美帝國主義 加緊推行侵吞我釣魚島等島嶼罪惡計畫〉,《人民日報》,1971年5月1日第五版。同日《人民日報》發表評論員文章,嚴厲譴責日本政府,表示:「中國對釣魚島等島嶼的主權不容任何人侵犯。在偉大的中國人民面前,你們勾結美帝國主義妄圖侵吞中國領土的一切陰謀詭計,都是枉費心機的,必然要遭到徹底粉碎。」《人民日報》評論員,〈中國領土主權不容侵犯〉,《人民日報》,1971年5月1日第五版。《人民日報》的評論是對留美學生保釣遊行的公開支持。《人民日報》是中共中央的機關報,《人民日報》評論員的聲音傳達了中共最高層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的聲音。

1971年8月28日晚,周恩來總理與從美國來的臺灣朋友談話,臺灣朋友提到釣魚島有關問題,周總理原則上宣示政府一向是維護主權的完整性。蔡刊,〈周恩來總理會見臺籍人士側記〉,龔忠武主編《春雷之後》第一卷,人間出版社,2006年7月版,頁117。同年10月6日晚,周恩來總理在接見美日華僑國慶參觀團時,高度評價了海外保釣運動。他說:「海外僑胞發起保衛釣魚臺,是一個很好的運動。毛主席說保釣運動甚於五四運動。……這個運動是有前途的,大家還要繼續努力。」「我們政府對釣魚臺屬於中國領土的立場,已經發表過聲明。」「臺澎地區是中國的領土,是要一併解決的。釣魚臺是臺澎地區的問題之一,在與日本簽訂和平友好條約時才會談到。」孫正中,〈周恩來總理接見美日華僑國慶參觀團之談話摘要〉,同上書,頁110。以上談話沒有公開發表,是當事人事後的記錄,明確地表達了周恩來總理對海外保釣運動的支持態度。同年11月23日,臺灣留美學生參加保釣運動的五位健將參訪大陸兩個月後,獲得周恩來總理的接見,通宵交談。當事人之一的王正方後來回憶:「我們五個可能是周總理和國務院官員頭一次見到的臺灣百姓,於是有關臺灣的問題非常多,觸及的範圍很廣,再度仔細回想,當晚似乎對釣魚臺事件反倒沒有很深入的探討。」王正方:〈周恩來總理與臺灣保釣領袖深宵密談〉,同上書,頁128。雖然沒有就保釣深入交談,但周總理通宵接待五位留美學生保釣領袖本身就說明了周恩來對保釣的支持。以上三次談話,都發生在保釣運動的當年,中國大陸政府和周恩來總理支持保釣運動的態度是十分清楚的。

1972年2月,美國總統尼克森訪華並簽署了《中美聯合聲明》。同年9月,日本內閣總理大臣田中角榮來北京訪問,於29日與周恩來總理共同簽署了中日復交聯合聲明。

1972年中日復交談判中,中國政府為了突破西方的包圍,尋求與西方世界的經濟聯繫,對釣魚島採取了擱置爭議的立場。當時日方詢問這次談判是否談談釣魚島問題,周恩來總理回答還是從中日關係的大處著眼,釣魚島這次就不談了。很顯然,釣魚島成為中日兩國爭議問題,如果在復交談判中糾纏於釣魚島問題,就會影響復交大局。1978年鄧小平副總理訪問日本,出席了《中日和平友好條約批准書》的換文儀式,在談到釣魚島歸屬問題時,強調了中日兩國看法的分歧,明確說到釣魚島問題「擱置爭議,共同開發」。這是大政治家的眼光,總是能夠抓住影響前進方向的大問題,而把次要問題擱置起來,用共同開發的形式謀求雙贏。這是國際上處理領土爭議問題最高明的辦法。正是這個高明的辦法,保證了中日之間和平共處,共同發展經濟的40年。那時候,中國的國力不足,與日本政府公開爭論釣魚島歸屬顯然是不合適的。鄧小平那次出訪日本,主要是強調了向日本學習。

1996年7月,日本政府宣布實施200海里專屬經濟區,把釣魚島列島包括在內,派出海上自衛隊艦艇巡邏,又扣押了駛近釣魚島的臺灣漁輪。此事引起了香港、臺灣和海外華人社團的憤怒。香港人陳毓祥發起組織「全球華人保釣大聯盟」,率領17位保釣勇士乘貨船前往釣魚島。陳毓祥跳進海裡,準備游水登島,不幸遇難。陳毓祥為保釣犧牲,激起全球華人再次掀起保釣怒潮。中國大陸學生也曾掀起保釣躁動。日本政府公開把釣魚島放進200海里專屬經濟區內,可見日本不接受「擱置爭議」的主張。

2010年9月,發生了日本海上保安廳巡邏船和中國漁船在釣魚島相關海域相撞事件,中國福建漁船船長被抓,中日關係空前緊張起來。中方接連宣布推遲第二輪東海油氣田條約談判,陸續取消或推遲了一系列中日交流活動。中日首腦會談也遭「挫折」。2012年4月,日本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宣布募款購買釣魚島。9月,日本政府不顧中方一再交涉,悍然宣布對釣魚島實施「國有化」。這一不理智的舉措,打破了中日關係上的平衡和穩定,引起了中日關係的緊張與交涉。中日雙方本來要在這一年共同慶祝中日建交40週年,不得不停辦。據日本記者峯村健司報導,2012年9月,在日本政府宣布「國有化」釣魚島後,中國外交部常務副部長張志軍立即趕到東京,對日本外務省高級官員嚴厲地說了下面的話:「假使日本政府繼續推動(釣魚島國有化)手續的話,中國人民的憤怒將會如同火山一般爆發,屆時對中日關係的破壞力,將不亞於原子彈的威力。」據說,張志軍對外務省官員還提到了琉球問題:「在這裡,我還想提起琉球(冲繩)的歸屬問題。」峯村健司著、蘆荻譯,《站在十三億人的頂端》,臺北:聯經,2016年,頁140-141。張志軍的談話,雖未見諸中國報端,但2012年後圍繞釣魚島的中日關係,的確是緊繃繃的了。

2010年,中國國內生產毛額(GDP)超過了日本,取得了世界第二的地位,此後,中日之間的經濟差距日漸擴大。這時候,中國不再在釣魚島爭議上示弱。日本「國有化」釣魚島的決定使中日關係迅速惡化,局勢一時難以轉圜。在官方,日本堅持「國有化」立場毫不退讓,中國則派海監船、海監飛機巡航巡飛釣魚島;在民間,中國出現保釣反日遊行、抵制日貨,甚至發生日本駐華大使在京遭遇攔車拔旗事件。香港保釣船帶著五星紅旗登上釣魚島,日本警方非法抓扣香港保釣人士遭中國政府抗議,臺灣保釣人士登釣魚島,北京保釣人士到日本駐京大使館抗議日本非法抓人等等,這一切顯示保釣運動在大中國的範圍內展開了。保釣運動沒有消沉,而是超越了留美學生的範圍,在中國政府層面上展開了。中國大陸政府的保釣行動是建立在大陸民眾的民意基礎上的,這個立場是堅定的。

為了維護我國東海、南海海權,2013年3月14日第12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為推進海上統一執法,提高執法效能,將國家海洋局及其中國海監、公安部邊防海警、農業部中國漁政、海關總署海上緝私警察的隊伍和職責整合,統一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海警局。官方英文名為China Coast Guard。7月22日,中國海警局組成,24日,三艘中國海監船以及四艘海警巡邏船進入釣魚島海域毗鄰水域進行武裝巡航執法。四艘海警巡邏船隻分別為中國「海警2101」、「海警1126」、「海警2350」、「海警2506」,於當地時間上午10點50分(北京時間上午9點50分)左右相繼進入釣魚島附近海域。中國政府組成海警局,為中國外交和軍事鬥爭準備提供迴旋餘地和空間。此後,海警巡邏船巡視釣魚島成為常態。據日本NHK電視台2018年10月17日報導,當日上午9時左右,日方確認至少有三艘中國海警船進入釣魚島12海里巡航,這是中國海警船編隊2018年第18次巡航釣魚島12海里。應該說,中國海警巡邏船已經實際上維護了釣魚島列嶼的主權安全。

2013年5月8日(這一天是1895年《馬關條約》在煙臺互換批准書的日子),《人民日報》在要聞版發表了我和李國強研究員合寫的〈論《馬關條約》與釣魚島問題〉,這篇文章的要點有三:一、駁斥了日本政府有關釣魚島與《馬關條約》無關的說辭,指出日本「竊占」釣魚島是甲午戰爭中日本侵華戰略的一環,正是基於侵華戰爭勝券在握,日本內閣才搶先竊據釣魚島,接著才有了《馬關條約》;通過《馬關條約》,日本力圖以所謂條約形式,實現其對釣魚島「竊占」行為的「合法化」。二、引證大量史料,論證釣魚島是中國臺灣附屬島嶼。三、指出雖然日本在1879年吞併琉球,但史料證明清政府立即提出了抗議,此後形成中日之間所謂琉球交涉。直到1887年總理衙門大臣曾紀澤還在聲明,琉球問題並未了結。只是因為甲午戰敗,琉球問題淹沒在甲午戰敗的陰雲之中。中國政府宣布廢除《馬關條約》後,以及根據《開羅宣言》,琉球問題應該再議。中國中央電視台在1、4、13頻道充分報導了這篇文章的內容。這篇文章引起了國際上廣泛關注。日本官房長官菅義偉當天向中國政府提出抗議,中國外交部新聞發言人當天就拒絕了日本政府的抗議,5月9日,美國國務院發言人也就這篇文章回答了記者提問。這篇文章提出的觀點,引起了全世界各新聞媒體的關注和評論。

近年來,中國政府還實施了兩條重要措施,來保護中國的海洋權益。一條是,在初中和高中歷史教科書中,按照歷史史實先後,講述了中國海疆的形成過程,包括東海和南海、南海諸島、臺灣及其附屬島嶼、釣魚島及赤尾嶼等。這將對一代又一代中國青少年進行有效的海洋權益的教育,使得中國青少年一代懂得臺灣及其附屬島嶼、釣魚島列嶼等都是中國的神聖領土。

再一條是制定了法律。今(2021)年1月2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習近平批准公布第13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25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海警法》,該法已於2月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警法》規定了人民武裝警察部隊海警部隊即海警機構,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海域及其上空開展海上維權執法活動,包括在我國管轄海域開展巡航、警戒,值守重點島礁,管護海上界線,預防、制止、排除危害國家主權、安全和海洋權益的行為;對海上重要目標和重大活動實施安全保衛,採取必要措施保護重點島礁以及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的人工島嶼、設施和結構安全等。我國管轄的海域,當然包括了釣魚島列嶼所在的海域。這是把釣魚島的管轄提高到了最高法律的層次。這就是說,中國政府從政治、制度、法律、教育各層面對包括釣魚島在內的我國海域安全提出了全面的國家安保措施。這些措施保證了國家將我國的海洋權益、海島安全,置於國家核心利益地位,是一步也不能退讓的。我們不會與日本簽訂釣魚島海域的漁業協議。我們認為,釣魚島及其附近海域是中國的,我們對釣魚島及其附近海域有主權管轄權,我們要從根本上來保證我國漁民的海上權益。

1970-1971年留美學生在美國各地發起的保釣運動,至此,得到了完美的迴響和國家權力的保證。我相信,以中國大陸對釣魚島列嶼享有主權的堅強意志和強大的國力為依托,有臺、港、澳及全球愛國華人的參與、支持,結束釣魚島主權爭議,完全收復釣魚島只是時間問題。

1971年4月10日,在美國的華人於美國華盛頓舉行的「保衛中國領土釣魚臺」之示威遊行。 1971年4月10日,在美國的華人於美國華盛頓舉行的「保衛中國領土釣魚臺」之示威遊行。 


五、從中美關係看保釣運動的前景

保釣運動是否成功,與中美關係的發展有關。

據最近媒體報導,2021年2月23日,美國國防部發言人約翰.柯比(John F. Kirby)在回答記者關於中國海警巡邏船巡邏釣魚島一事時說:「我們明確支持日本對釣魚島的主權」。柯比的言論引起日本的歡呼,日本外務大臣茂木敏充當日對美方的發言表示「歡迎」。但事不過三天,柯比在26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我需要糾正我在週二新聞發布會上說過的話,美國對釣魚島主權的政策沒有改變。」他對這個錯誤表示遺憾,對因此產生的任何混淆表示道歉。柯比對他的錯誤表示道歉是必要的,因為美國政府多次宣布過美國對釣魚島的主權不持立場。不然,就會給人一個混淆的概念,似乎美國改變了立場。

歷史上,美國與釣魚島沒有直接的關係。美國與釣魚島發生關係,又與美國、日本間有關琉球問題聯繫起來,與二戰後的冷戰政策聯繫起來。

1879-1888年中日間的琉球交涉雖未得到合理結局,但此後國際社會並不承認日本占領琉球。證據有三:一、1943年11月開羅會議期間,美國總統羅斯福(Franklin Roosevelt)與中國蔣介石委員長商量琉球歸屬,羅斯福建議戰後中國把琉球管起來。蔣介石擔心中國國力不夠,建議中美共管琉球。中美未形成定論,所以未寫入《開羅宣言》,但卻說明美中兩國當時並不認為琉球是日本領土,也不承認日本占領琉球;二、1952年生效的《舊金山對日和約》(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當時發表聲明不承認這個條約,因為條約的談判把對日作戰的一個最重要當事國中國排除在外)規定,日本在放棄占領的領土之外,還同意美國對北緯29度以南之西南群島(包括琉球群島)等島嶼送交聯合國之信托統治制度提議。在此提案獲得聯合國通過之前,美國對上述地區、所屬居民與所屬海域得擁有實施行政、立法、司法之權利。這就是說,包括琉球在內的西南諸島的委託統治在獲得聯合國通過以前,由美國行使管理權。這就是說,《舊金山對日和約》不承認琉球是日本的領土。《對日和約》談判期間,1951年7月日本曾要求在《對日和約》中以「西南諸島」代替「琉球群島」的稱謂。美國政府堅持使用「琉球」,而不使用「冲繩」。三、美國占領琉球期間,設在琉球群島的最高治理機構的名稱一直沒有使用「冲繩」這個日本名,而是名為「United States Civil Administration of the Ryukyu Islands」(琉球列島美國民政府),縮寫為「USCAR」。只使用琉球(Ryukyu)本名,不承認日本為它取的冲繩「Okinawa」名字,說明美國只承認琉球,不承認冲繩。

1971年,未經聯合國討論通過,美日之間簽訂移交冲繩協議,將琉球的治權移交給日本,是一種私相授受,這是違反《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的,是違反《聯合國憲章》的,也是違反《舊金山對日和約》的。這個移交協議,日本譯作《歸還冲繩協議》,但英文名字是Agreement between Japan and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Concerning the Ryukyu Islands and the Daito Islands。中文可譯作《日美間關於琉球群島和大東群島的協議》,協議中完全沒有「歸還」的含義,協議英文沒有用「return」,而是用了「relinquish」(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relinquishes in favor of Japan all rights and interests ...)。日本譯作《歸還冲繩協議》,完全歪曲了英文的含義。移交協議的《諒解議事錄》以經緯坐標點和經緯度線標示返還區域,雖未指名釣魚島,但釣魚島在經緯度線標示區域內,從而形成了此後日本政府實際控制釣魚島的局面。但是美國政府對釣魚島的主權歸屬,始終堅持行政權與主權歸屬相分離的立場,主張爭議雙方談判解決主權問題。

根據1951年9月簽署的《舊金山對日和約》第三條規定,美國政府獲得了對北緯29度以南「西南諸島」(含琉球群島和大東群島)的施政權。但是《和約》沒有明確琉球群島的地理範圍。1953年12月25日,美國琉球民政府發布第27號公告,首次以經緯度線的方式標示琉球群島的地理界線,並將釣魚島納入琉球群島的範圍。顯然,這是受了日本政府的影響。在移交協議的談判過程中,美日雙方最終接受了美國琉球民政府關於琉球群島的地理界限。有關移交協議的交涉談判過程,參見:崔丕,〈美日返還琉球群島和大東群島施政權談判中的釣魚島問題〉,《世界歷史》,2015年第5期。

1969年11月以後,有關東海石油勘探消息披露,特別是美日關於移交琉球群島談判消息公布以後,中國《人民日報》、《新華社》多次發表聲明,譴責美日之間的私相授受。1971年12月3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發表聲明,指出:美日協定是對中國領土主權的明目張膽的侵犯,「釣魚島、黃尾嶼、赤尾嶼、南小島、北小島等島嶼是臺灣的附屬島嶼。它們和臺灣一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美、日兩國政府在『歸還』冲繩協議中,把我國釣魚島等島嶼列入『歸還區域』,完全是非法的,這絲毫不能改變中華人民共和國對釣魚島等島嶼的領土主權。中國人民一定要解放臺灣!中國人民也一定要收復釣魚島等臺灣的附屬島嶼!」臺灣當局也發表聲明,並且與美國進行交涉,請求美國不要把釣魚島納入移交協議,但未成功。

美日之間勾結,把釣魚島的行政管轄權交給日本,對美國來說,顯然是出於冷戰的考慮,出於對中國建立第一島鏈,形成半月形包圍圈的需要,出於在東亞掌握領導權的考慮。這樣,既鞏固了美日關係,牽制了中日關係,又制約了中美關係。雖然美國明知道中日之間在釣魚島問題上持有相反的立場,所以對釣魚島的主權歸屬不持立場,實際上偏袒日本一邊。

中日之間的爭執,與美國的立場有很大關係。無論是釣魚島,還是琉球,都與美國有關,美國都站在支持日本一邊。

1941年珍珠港事變後,中美兩國是對日本作戰的。1943年,美、英、中三國在開羅達成對日作戰以及戰後處分日本的共識。《開羅宣言》聲明:「三國之宗旨,在剝奪日本自從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後在太平洋上所奪得或占領之一切島嶼;在使日本所竊取於中國之領土,例如東北四省、臺灣、澎湖群島等,歸還中華民國;其他日本以武力或貪欲所攫取之土地,亦務將日本驅逐出境;我三大盟國稔知朝鮮人民所受之奴隸待遇,決定在相當時期,使朝鮮自由與獨立。根據以上所認定之各項目標,並與其他對日作戰之同盟國目標相一致,我三大盟國將堅忍進行其重大而長期之戰爭,以獲得日本之無條件投降。」1945年8月日本無條件投降,接受《波茨坦公告》和《開羅宣言》,放棄被它侵占的我國臺灣和澎湖列嶼,照道理,釣魚島也應該在放棄之列。釣魚島距離臺灣很近,歷史上劃歸臺灣管轄,理應與臺灣一起歸還中國。另外,日本也要放棄朝鮮半島,放棄南千島群島等。這就是《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規定的東亞戰後秩序。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社會主義陣營形成、朝鮮戰爭爆發,美國在冷戰中改變了態度,美國主持的《對日和約》,居然排斥了最主要的抗日當事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參加。儘管如此,《舊金山對日和約》還是對日本的領土作出了明確的限制,對北緯29度以南的西南諸島(包括琉球諸島)作出了由聯合國托管的決定,為美國在琉球諸島建立軍事基地作好了法理上的準備。

美國繞過聯合國,長期占領北緯29度以南的包括琉球群島在內的西南諸島,在琉球群島建立強大的軍事據點,在中國東南海疆建立嚴密的第一島鏈封鎖線,包圍中國。

1971年,在國際局勢正在發生重大變化的時候,在中美之間正在謀求建立關係的時候,在中國即將恢復在聯合國的常任理事國席位的時候,美國和日本還是違背《舊金山對日和約》的規定,不經過聯合國討論和決定,私相授受,把琉球群島的治權交給了日本。這就給日本留下了霸占琉球群島的把柄,也給日本留下了釣魚島爭端的口實。這一舉動,顯然打破了戰後東亞局勢的平衡。

1971年中美關係緩解、1972年中日建交,是在尋求建立東亞的再平衡局面。照道理,1989年蘇東事變後,冷戰局面逐漸瓦解,東亞的國際局勢再平衡應該實現,事實證明,尋求東亞局勢的再平衡的道路是不平坦的。中國經濟總量超過了日本,成為世界第二位,在中、美、日之間帶來了微妙的社會心理變化。

今天的中國已經不是1972年前的中國,更不是1945年前的中國,當然也不是1894年的中國。日本像從前那樣欺負中國的可能性已經不存在了。

中日之間的歷史認識問題將會長期存在,釣魚島爭端將會長期存在。中、日、美三國之間的關係將會長期膠著。琉球群島是美國在亞洲最重要的軍事基地,日本正是依靠這個軍事基地強調集體防衛。美國也聲稱《美日安保條約》適用於釣魚島。日本正是依仗《安保條約》壯膽。美國既然在釣魚島主權爭議上不選邊站,卻要宣布《安保條約》適用於釣魚島,這在國際法原則上是矛盾的,我們堅決反對。美國這種矛盾,在國際關係上屢見不鮮,提出在琉球問題上日本享有「剩餘主權」也是一例。這是美國優先的表現,是帝國主義霸權的表現。像有的國際關係學者估計的那樣,中日之間出現針對美國的所謂「戰略集中原則」,在可以預測的未來還不可能出現。同樣中美之間針對日本的「戰略集中原則」也不可能出現。日美之間針對中國的所謂「戰略集中原則」也是難以實現的。未來10年,中美之間的經濟差距進一步減小,甚至可能出現反逆差,因此,中美之間的政治、外交關係可能出現更多的變數。中日之間的經濟差距可能繼續拉大,日本對華的貿易依存度進一步加大,國家之間緊張關係可能出現某種緩解。中國現在的GDP差不多是日本的三倍,已超過美國的70%,達到或者超過美國GDP的時間不會很長了。根據世界銀行的標準,按購買力平價方法計算,2014年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已經趕超美國。即使按匯率計算,照2021年中國經濟增長6%來看,未來10年內,中國的GDP超過美國幾乎是沒有懸念的。

隨著中國與周邊國家間的關係和國際關係進一步調整,日本或者美國在國際上和中國周邊國家關係上包圍中國的態勢很難得逞。

我的研究結論是:中日之間因為釣魚島問題引起的爭端短期內不會解決,但是中日關係大局不會有本質的改變。釣魚島爭端雖然涉及中日之間在東海和西太平洋主導權的爭奪,但畢竟不是中日關係的全部。中日關係回復到1972年前或回復到1945年前的可能性幾乎不存在。我認為,中日之間在釣魚島海域發生衝突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中日之間發生歷史上兩次中日戰爭那樣的可能性是很小的。從長遠看,現在中日之間的困難局面,將只是1972年建交以後中日關係長期發展中的一個有意思的插曲!

中美之間已經渡過了川普時期的敵對關係,改變成為拜登新政府的競爭關係。美國新政府把中國作為唯一的強有力的挑戰者。競爭或許是很激烈的,激烈的程度不會亞於川普時期。但中美之間又存在競爭與合作並存的關係。這是因為中美之間的經濟聯繫和經濟利益極其巨大,人員往來、人文融合也極其深刻。這是從前美蘇關係不可比擬的。英國劍橋大學馬丁.雅克(Martin Jacques)研究員認為:「中國與全球經濟高度融合。其實在某些方面,中國與全球經濟的融合程度比美國還要高。比如貿易,同為進出口貿易國,中國要比美國重要得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2020年發布的預測,2019-2021年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占到51%以上,美國只有3.3%。美國仍然很強大,但美國的發展趨勢是在走下坡路。美國的世界警察作用已大大削弱,美國在世界上總體呈現收縮趨勢。美國的印太戰略叫得很響,在多大程度上落實也是未知數。拜登不久前呼籲歐洲盟友聯合對抗中國,會收到一些效果,但成效不會顯著,德國、法國均不願意與中國脫鉤。各國的經濟發展利益與中國的經濟聯繫成正相關。世界經濟與中國脫鉤是完全不可能的。現今世界上誰也不能否認中國經濟的增長是世界經濟增長的引擎。疫情過後,這一趨勢應該更加明顯。美國人認識到與中國對抗對美國不利的聲音已經出現了。遲早有一天這個聲音會影響美國政府的決策。中國的對美政策很清楚: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這個方針的意義很清楚:世界是一個命運共同體,各國都來推動經濟發展,大家都能賺錢。3月18-19日安克拉治(Anchorage)的中美外交對話很清楚地告訴世界,什麼是中國的核心利益,什麼是美國的核心利益。美國人只要改變冷戰思維,就會發現,釣魚島問題、琉球問題、臺灣問題,都不是美國的核心利益。在我看來,釣魚島問題、臺灣問題的解決,是一定不會很長久的!

我相信,釣魚島主權問題一定會隨著保釣先驅們的祖國認同問題一起解決。我對此充滿信心!

張海鵬  2021年4月11日修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