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8日
|
甲辰年冬月初八
(本篇文章還剩餘 100% 未讀)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 > 敬告讀者 > 正文

敬告讀者

《遠望》雜誌重新出發

作者 | 編輯部
編輯部:《遠望》雜誌

一群白色恐怖受難者,在歷經九死一生之後,心中仍懷理想、仍有大愛,就在1987年創立了《遠望》雜誌,持續發出追求統一、追求進步的聲音。在「左派」及「統派」都遭受誣衊、打壓的臺灣,這群既左又統的老前輩,一路走來,始終如一。他們的堅持讓人心疼,也令人敬佩。

2015年9月,完成階段性任務的《遠望》,決定把雜誌交給新一代的團隊。身為接棒的後生晚輩,我們感到何其榮幸,也何其惶恐。感到榮幸,是因為我們獲取前輩信任,願意把歷史悠久、意義深遠的《遠望》交給我們。感到惶恐,是因為臺灣已被「去中國化」嚴重扭曲。各種民調顯示,支持兩岸統一的臺灣人已不到10%,如何有效反獨促統,實在是艱鉅的大挑戰。

別有用心或是無知者,常把臺灣白色恐怖解釋為「外來政權對臺灣人的迫害」。白色恐怖的真意是:1950年韓戰爆發後,美國基於「制中」戰略考量,重新支持原本被它放棄的蔣介石政權。在美國支持下,國民黨大力掃蕩在臺共黨勢力與組織,不但捕殺真「匪諜」,更因草木皆兵、人心惶惶,寧可誤殺一百,不願錯放一個,又造成許多冤、假、錯案。

在這些家破人亡的案例中,外省人的比例遠高於臺灣人。從大陸來臺的外省人,僅因與「淪陷區」有地緣關係,即憑空增加了被誣為匪諜的風險。外省人遇害後,常無家人為之申冤、求救。反之,國民黨對臺籍人士則投鼠忌器,儘量寬待。所以白色恐怖與「外來政權」無關,與省籍衝突無涉。真要檢討白色恐怖,不能不檢討國共內戰悲劇,因為前者是後者的延伸。

抗戰勝利之後,臺灣光復,若非國共內戰,兩岸本是一家人。中華民族的復興與強盛,是兩岸同胞的共同使命與共同利益。無奈兩岸分裂分治,國共成為死敵,連帶波及無數黎民百姓。此一苦果,至今猶存。要重建兩岸和諧溫馨關係,中國非得統一不可。

可惜數十年來,臺灣的中國統一運動並不成功。當大陸的表現越來越受各國肯定時,臺獨分離意識卻越來越強烈。臺灣統派因此必須改弦更張,不能只是坐等統一。2015年2月我們試編第317期《遠望》時,曾經對此雜誌有所期許,現在重述如下:

一本好的統運雜誌,至少必需具備下列三種功能。第一,發展統一理論,凝聚統派對於目標和路線的共識。臺灣的中國統一運動除了感性統派,更需要理性統派,不但共同支持中國統一,而且能夠在路線上分工合作,有效反獨促統。

第二,對庶民大眾宣揚統一理念,既動之以情,亦說之以理。臺灣統派不乏刊物,但都在輿論主流之外,對社會影響有限。如何針對缺乏民族意識的一般人,宣揚國家統一、民族復興,是比相濡以沫更要緊的大事。

第三,提供兩岸精確民情、政情,避免誤解與誤判。現在兩岸關係進入深水區,暗潮洶湧,風雲莫測。兩岸民眾及當局,都需要精準瞭解彼此之輿情、政策。報喜不報憂、或以主觀意願當客觀事實,都會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造成不利的影響。

在兩岸局勢面臨重要轉折的今日,《遠望》將展現新風格,期盼此一改變,能為雜誌與統運開創新契機。新、舊《遠望》的風貌雖然不同,但目標卻是一致。我們期許自己不辱使命,能在蒼勁的舊幹上,長出生機盎然的新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