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0日
|
甲辰年三月十二
(本篇文章還剩餘 100% 未讀)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 > 封面故事 > 正文

四川德陽文廟

作者 | 編輯部
編輯部:《遠望》雜誌

2020年,世紀大瘟疫COVID-19(新冠肺炎)席捲全球,第二波並來勢洶洶。相較於各國政府來看,此次中國大陸廣泛進行普篩快篩、公費集中救治,因應措施更為及時有效的根本原因,在於對內更講究民本、民心,而非民主、民意。迥異於美國急著霸占抑病毒藥物「瑞德西韋」的全球產能、壟斷歐美多數疫苗的專利及其未來配銷,中國大陸於積極研製疫苗的同時,強調疫苗應屬人類公共財,則是因為對外更主張推己及人、天下為公,而非弱肉強食。換言之,自周(公)孔(子)以來,這些核心政治觀念一直是中國主政者建立統治正當性的基礎、凝聚上下共識的關鍵,迄今未變。也所以,欲以霸道繼續橫行當代世界的美國,急於將「孔子學院」以及中國話語,逐出其國境。

孔子以仁為核心傳授君子之道,周遊天下,並修訂《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而創立儒學,對中國文明的發展影響巨大而深遠。宋儒朱熹贊曰:「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

中國人尊孔、祭孔的歷史,已傳承兩千五百多年。孔子逝世(公元前479年)翌年,魯哀公於孔子故宅為哲人立廟,命「歲時奉祀」,此即曲阜孔廟的起源、中國文廟(孔廟、夫子廟)的濫觴。隨著漢高祖率先以天子身分,至曲阜闕里以太牢祭孔(前195年),漢武帝獨尊儒術(前134年),繼而隋朝創建科舉制度(587-607年),於是儒家「為政以德」、「民貴君輕」的民本思想,其大無外、和合共存的天下觀,成為中國政統的中心思想,以及從上到下中國知識份子道統的守護目標。至唐貞觀四年(630年),太宗更詔令「天下學皆各立周孔廟」(後改為不祭周公、專祀孔子),從此,各級官學建廟祭孔、「左學右廟」漸成定制,孔廟作為各州縣的標配建築也遍及天下。

這包括臺灣。自明末清初「全臺首學」的臺南孔廟開始,臺灣各地孔廟隨著各府、縣、廳的設官分治而依序建立起來,左有明倫堂、右有大成殿而「廟學合一」,每年定期於春秋兩祭,同樣是源於唐太宗那紙詔令。


四川德陽文廟

四川德陽文廟


本期封面彩圖,為大陸地區現存「三大文廟」之一的四川德陽文廟,規模僅次於山東曲阜和北京的孔廟。德陽文廟始建於南宋開禧二年(1206年),現址為明洪武元年(1368年)所遷建;幾百年來幾經兵燹,歷代多次修葺增建,在文廟遍及天下的昔日,已素有「德陽文廟甲西川」的美譽,為此,建築大師梁思成還曾特來考察。今日所見,為清道光時期奠定的格局上,今猶完整保存的逾2萬平方米建築群。


德陽文廟,左上:萬仞宮牆(外側)。左下:「道冠古今」坊。右上:「文武官員至此下馬」碑。右下:「德配天地」坊。

左上:南牆「萬仞宮牆」(外側)。右上:「文武官員至此下馬」碑。
左下:「道冠古今」坊。右下:「德配天地」坊。


德陽文廟坐北朝南,由三進院落組成,主要建築建於中軸線上,次要建築對稱分布於兩側,紅牆黃瓦,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

從牆外看,南面沒有正門,卻立著一面高聳的「萬仞宮牆」(長30米,高11.64米,是縣文廟中最高大者),這源自子貢對孔子思想博大精深的比喻:「夫子之牆數仞。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門者或寡矣。」(《論語.子張》)司馬遷《史記》也以「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盛讚孔子。儒家思想合理高遠、但不易傳習,有待提高層次的體會來通透發酵,這面高牆真可謂其傳神的象徵。

進出文廟宮牆,須經由左右兩道偏門;兩門分別寫有「道冠古今」、「德配天地」,遙相呼應。孔子自述「志於道,據於德」;明.陳鳳梧《孔子贊》就曾如此稱頌這位先聖:「道冠古今,德配天地,刪述六經,垂憲萬世,統承羲皇,源啟洙泗,報功報德,百王崇祀。」

「道冠古今」坊一旁,還立有「文武官員至此下馬」碑,飭令文武官員下馬下轎步行進入孔廟,形象地體現了後世對這位「萬世師表」的極致崇敬。畢竟,五代十國時期,後周太祖郭威下詔稱:「文宣王,百代帝王師也」,連帝王祭孔都行弟子禮!


德陽文廟,欞星門

櫺星門


進入文廟院牆內,首先進入眼簾的,是「櫺星門」。以尊天之義尊聖,寓意尊孔如尊天。


德陽文廟,泮池、泮橋。

泮池、泮橋


穿過櫺星門,就是泮池。

昔日許多村落前,有儲水、防火、蓄洪用的半月池;諸侯、地方級的學校「泮宮」前,則有「泮池」。泮宮是古代諸侯級、地方級的學校,起源於春秋時期。《詩.魯頌.泮水》云:「既作泮宮」,就在敘述魯僖公(?-前627年)在魯國都城泮水河畔興辦學府;後,因其規模宏大,諸侯各國爭相仿效,皆稱「泮宮」。

學海無涯,「泮池」後來也被稱為「學海」。明清時期,州縣通過考試的新進生員入學前,就有由地方官引領跨泮橋、越泮池,進入大成殿拜謁先師孔子,然後轉往儒學署拜見教官的儀式,稱為「入泮」。


德陽文廟,戟門。

戟門


跨過泮池,迎來「戟門」。戟門兩側耳房,昔日放置兵器以示威儀,故名。此外,文武官員也在這裡整理衣冠等候祭典。


德陽文廟,禮樂亭

禮樂亭


出了戟門,是一列四個「禮樂亭」,隔著中軸線兩兩對稱。祭孔時,禮樂亭是陳列樂器、演奏禮樂之處。


德陽文廟,大成殿、殿前拜台

大成殿和殿前拜台


接著,即見文廟的主建築──大成殿。

文廟主殿,唐代稱「文宣王殿」,乃因唐玄宗敕封孔子為「文宣王」,奠定了孔子的崇高地位。至宋徽宗,取孟子對孔子才德兼備、學識淵博的盛讚:「孔子之謂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聲而玉振也」(《孟子.萬章下》)語義,下詔改稱,從此「大成殿」一名沿用至今。

是以,民人進入孔廟,看見此處包括「大成」一詞在內高懸殿內外的九塊帝王手書匾額,不論是否理解儒家思想,都會首先知道「大成至聖先師」孔子是「生民未有」的聖人,其德「與天地參」。

登階,每年春秋祭,六佾舞樂就在殿前拜台獻演。


德陽文廟,大成殿內陳設

大成殿內陳設


大成殿寬34米,進深將近15米,殿內陳列孔子、四配(復聖顏回、宗聖曾參、述聖孔伋、亞聖孟軻)、十二哲的塑像,以及祭器、禮器、樂器、三牲俎。明制,除曲阜孔廟可塑孔子像,其餘一律用牌位代表;臺灣官學孔廟皆建於明末以後,所以只有「大成至聖先師孔子神位」牌,未見孔子塑像,大陸則常見得多。從其頭戴十二旒冠冕、身著十二章王服看起來,這就是中國儒家道統無冕王的充分具象化了。


德陽文廟,啟聖殿

啟聖殿


大成殿後,則為祭祀孔子父親叔梁紇(後世追封為「啟聖公」)及其先祖的「啟聖殿」。

此外,院內還有神庫、神廚、御碑亭和東西廡等建築,以及東西配殿,設有各類名臣、鄉宦、忠孝、節孝等祠;最北,則是大陸地區文廟中現存唯一的後花園。院外,則有明倫堂。總計古建築20餘處,體制完整。


德陽文廟,建築雕飾

德陽文廟建築雕飾


德陽文廟,復古祭孔儀式,與弘揚傳統文化活動

德陽文廟,復古祭孔儀式與弘揚傳統文化活動


1990年起,德陽文廟恢復每年春秋兩祭,祭孔大典再現復古舞樂和禮制。目前德陽文廟已被建設成為孔廟博物館,也是四川省孔子研究學會所在地。每年,這裡還舉辦成人禮、學童開筆禮和開卷禮等傳統進學儀式,以及經典誦讀、國學講座、傳統戲曲演出等弘揚傳統文化的文藝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