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9日
|
甲辰年三月十正
(本篇文章還剩餘 100% 未讀)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 > 時論短評 > 正文

北京處理ECFA的兩種選擇: 恩威並濟或唾面自乾

作者 | 林金源
林金源:淡江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遠望》雜誌社社長。

2010年9月12日生效實施的〈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至今已滿十年。許多關注臺海局勢者,都擔心北京是否趁此協議十年期滿,片面決定不再延續ECFA?果真如此,臺灣經濟將會遭受何等嚴重衝擊?兩岸關係是否因此雪上加霜?

其實ECFA文本並未明列有關十年的期限,但是ECFA第16條規定,若兩岸其中一方提出終止,雙方經協商無法達成一致時,則ECFA將從某方提出終止通知之日起180日後自動失效。不過截至目前為止,兩岸沒有任何一方提出終止ECFA之意見,因此該協議自動、繼續有效。十年期滿之說,所以甚囂塵上,應該來自兩岸齟齬,臺獨蔡政府緊抱美腿,積極擔任西方反中、制中的旗子,讓心力交瘁於大國博弈的北京,腹背受敵。操持正常思維的評論者,很自然認為大陸應會藉機停止對臺讓利、示惠的ECFA,一來教訓「忘恩負義」的臺灣,二來也可對內地高張的反臺獨聲浪有所交代。

 

ECFA是否延續 取決於北京

9月16日國臺辦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發言人馬曉光回答媒體有關是否終止ECFA的問題時,回答說:「ECFA生效實施為兩岸同胞特別是臺灣同胞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民進黨當局一再變本加厲破壞兩岸交流合作,限制兩岸貿易投資,嚴重損害廣大臺灣同胞的切身利益。只有維護好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兩岸協議才能順利執行。」馬曉光對於ECFA十年期滿之說,並沒有明白承認或否認,有人就把它解釋為北京的「戰略清楚,戰術模糊」。大陸對臺的交流、讓利是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進行的,這是戰略清楚。但是擁有終止ECFA主控權的北京,何時終止它,非到必要不會明言,這是戰術模糊。

不過,長期以來,大陸對臺的善意、容忍已經走到盡頭,可謂仁至義盡;但是臺灣卻一再漠視、曲解大陸的善意,反中、拒統聲浪之高史無前例。(請參照政治大學選研中心所做的國家認同統獨立場民調。)正當美國鋪天蓋地發動壓制中國的各項攻擊行動之際,臺灣政府竟然積極、主動去充當美國的馬前卒。在中國人追求民族復興、國家統一的道路上,臺灣已經成為明顯的巨大障礙。如果這麼嚴峻的局勢都不能觸發北京對臺政策的改弦更張,真不知道臺灣問題要惡化到何時,才算是「非到必要」、才使北京對ECFA的戰術不再「模糊」?

北京沒有斷然終止ECFA,主要原因應該是長期以來秉持「交流、讓利有助反獨促統」的思維。現在如果停止交流、讓利,一來擔心對臺工作少了著力點,二來擔心臺灣民心會越離越遠。其實,這兩點都屬多慮。下文試圖破解前述迷思,並且指出除了交流、讓利之外,北京能做、該做什麼。

 

ECFA無助於反獨促統

國家認同是一種心理、精神狀態,與物質、經濟條件沒有強烈相關。民眾認同自己的國家,必然以自己的歷史、文化為榮,願意和國家休戚與共。國家強了、富了,國民當然與有榮焉;國家如果貧弱、遭難,大多數國民常被激發出更強烈愛國心,發願要與國家共度難關。這種休戚與共的心理,是無法被金錢、物質改變的;能被金錢、物質收買的認同,就不是真認同,不要也罷。

歷經日據皇民化50年、兩蔣反共(後轉為反華)教育40年,以及臺獨去中國化30年三波運動的洗腦,現今大多數臺灣民眾不當自己是中國人,不但不願與中國休戚與共,甚至視中國為唯一敵國。當這種反中的心理、精神狀態確定之後,大陸再多的經濟讓利,都被解讀為「誘統的糖衣」。大陸所有的讓利只要未明白以促統為條件,臺灣人不拿白不拿;拿了也很少因此認同中國。過去20年來,臺灣對陸順差持續擴大;ECFA生效以來的十年,經由早收清單獲益的臺灣業者持續累積;前往大陸交流,受過對臺系統熱情招待的臺灣人越來越多。何以臺灣島內主張統一以及自認是中國人的比率,卻越來越低?可見讓利買不到認同。

其實大陸的讓利並非全無前提,兩岸在馬政府時代簽訂的23項協議(包括ECFA)就是以接受「九二共識」為前提的。但是馬政府與國民黨都把「九二共識」曲解為可以永遠「保持」兩岸分治、分裂「現狀」的護身符。北京基於藍營至少不喊臺獨添亂的考量,遂縱容臺灣版的「九二共識」大行其道。所以嚴格來說,大陸至今所有的交流、讓利都未含促統條件。以往大陸誤把臺民當一家人、當中國人,他們認為善意、交流、讓利遲早可促成兩岸的心靈契合。豈知多數臺民並不把大陸當一家人,不把自己當中國人。「非我族類」的金錢、物質誘惑,當然無法撼動臺人的國家認同。

現在親美、媚日的臺灣人,遠多於認同中國者。莫非美、日是以經貿、讓利買到臺灣人心?當然不是。

 

殘暴殖民政府從未讓利 臺民卻媚日

乙未割臺之前,臺灣最重要、最自然的貿易對象就是對岸。日據50年間,殖民政府以「同化關稅」和種種強制措施,切斷平等互惠的兩岸經貿往來,把臺灣強行納入臣服、滿足日本所需的殖民經濟體系。臺灣的米、糖運往日本,解決日本因為工業化以及緯度偏北導致的米、糖不足,臺灣農民被迫以番薯果腹。日本據臺期間,捕殺、威嚇無數臺民,又以蠻橫手段貶低民眾的人格與自尊。殖民政府從未對臺善意、讓利,反而是威逼、摧殘。但是反中、媚日的思維卻烙印在許多臺灣菁英的心中,因為他們相信中國是「不衛生、落後」的,日本是「高尚、進步、文明」的。(出身自日據時代地主家庭的獨派大老彭明敏就這麼說。)脫離中國、融入日本是這群菁英的畢生目標,因為他們信服了日本捏造的一套價值標準。

臺灣光復之後不久,兩岸隨即分裂分治,臺灣經濟因為內戰與冷戰,轉而融入美、日主導的分工體系。臺灣從日本進口機器、技術、半成品,加工製造出勞力密集產品,再銷往美國。(日本進步、文明的形象繼續佔據臺人的心靈,所以臺人反日、防日的意識遠不及大陸人。)另外,帶動臺灣經濟起飛的此模式,亦為美國所樂見,因為它讓臺灣壯大到足以扮演第一島鏈的樞紐,符合美國利益。

 

臺民親美 來自對美式價值的迷信

1950到1965年的美援固然帶動臺灣經濟起飛,但也輸入美國的文化、價值觀,為日後臺灣的親美、反中鋪設溫床。另外,美國扶持臺灣經濟有其底線與條件,美援的代價就是臺灣得容忍美國對政治、經濟、軍事的指指點點。1987年則是美國改變支持臺灣經濟政策的關鍵點。由於臺美貿易長期不平衡,當時又逢經濟困境的美國,無法忍受年年擴大的逆差,終於動手壓迫臺幣大幅升值,藉以減少對臺逆差。長期1比40的美金兌臺幣匯率,在1987年間突然遽變,最大變動曾達1比26。臺幣升值不利出口,以外銷帶動經濟成長的臺灣,霎時愁雲慘霧。

美國壓迫臺幣升值、減少自身逆差的做法,與1985年以《廣場協議》對付日本類似。二戰之後,美國扶植日本以制中、蘇,日本經濟大幅快速成長。但是「趙孟之所貴,趙孟亦能賤之」,一旦日本經濟體量逼近美國,一旦美國為了解決自身問題,隨時都可停止對日本的支持,甚至犧牲日本經濟來解救美國經濟。美國對臺灣經濟的支持,本質亦如此,這和大陸對臺無條件的讓利,完全不可同日而語。大陸也從未因為要解決內地的經濟問題,放緩、收回對臺、對港的支持。最突兀的對照,應屬美國壓迫臺灣吞下含瘦肉精的美豬,(蔡政府於8月28日宣布開放美豬、美牛);大陸對臺灣刻意承歡尚且不及,從未如此蠻橫對付臺胞。

如果單從經貿往來層面而言,大陸對臺充滿善意,美國處處充滿算計。如果物質、經濟條件可以影響民眾認同的話,基於臺灣經濟對大陸的依存度最高、大陸一再對臺無條件讓利、大陸從未逼迫臺灣進口有爭議商品、大陸經濟持續增長日後更有能力助臺發展等事實,大陸應該比美國更能獲取臺民認同才對。但事實剛好相反。因為臺灣社會對於美式「自由、民主」的迷信與迷戀,以及對於大陸「專制、獨裁、沒人權」的負面印象,才是臺灣人親美、反中的關鍵。

 

反共教育扭曲認同 無關經濟物質

兩蔣反共教育40年對臺民的國家認同,亦造成負面、重大影響,但這一切都和經濟、物質條件無關。反共教育把內戰扭曲為兩國之戰,讓臺民誤把兩岸的兩政權當成兩個國家。(日後的臺獨因此水到渠成。)反共教育又激勵民眾要「拯救水深火熱的大陸同胞」,兩蔣時代的臺灣人都知道大陸比臺灣貧窮,但仍自認是中國人。大陸經濟騰飛之後,越來越多臺灣人知道(或預期)大陸經濟比臺灣發達,但是他們都不想當中國人。

回到前述,美國壓迫臺幣大幅升值,讓臺灣經濟陷入困境,巧的是,蔣經國於1987年開放老兵返鄉,此政策帶動兩岸的民間往來,適時為臺商打開西進的一扇門。許多勞力密集的外銷產業,原本苦於臺幣升值,此時順勢前往大陸設廠,以低廉的工資、地租,再為企業找到第二春。此後大陸經濟對臺灣經濟的重要性與日俱增,並且取代美國經濟所扮演的地位,這是政治考量難以阻擋的經濟規律。

大陸經濟騰飛之後,對岸對於臺商與臺灣經濟的價值,不再只是低廉的工資與地租,而是兩岸的互補互利、產業的垂直分工。此時兩岸若順其自然,走向經貿整合,不但大陸蒙利,海島經濟臺灣長期受益必定更多。但是李登輝、陳水扁對兩岸經貿的掣肘,斷送了臺灣參與壯大對岸經濟進而壯大自己的機會。就在臺灣政治思維牴觸、凌駕經濟邏輯,全島經濟發展遲滯之時,大陸經濟已經趁勢崛起,並且建立起完整、健全的生產體系。臺灣產業不但逐漸喪失與大陸垂直分工的機會,具有水平分工優勢的產業也越來越少。

 

終止ECFA才能逼臺民體會大陸善意

馬英九任內,口稱支持「九二共識」,兩岸遂發展出前所未有的大規模經貿往來,但此時臺灣經濟有求於大陸的已經超過大陸有求於臺灣者,臺灣經濟對大陸的依賴已經形成。就在此時,惠臺的ECFA(在綠營一再阻饒之下)終於2010年上路。根據海關統計,從2011至2019年臺灣對大陸出口值累計達7,606.16億美元,其中(關稅降至零的)早期收穫貨品為1,831.25億美元,佔臺灣對大陸出口總值24.08%,累計減免關稅金額66.2億美元。同一期間,臺灣自大陸的進口值累計達4,286.08億美元,其中(關稅降至零的)早期收穫貨品為480.07億美元,佔臺灣自大陸進口總值11.2%,累計減免關稅金額6.43億美元。除了前述早期收穫貨品之外,其他關稅不為零的品項,在ECFA精神之下還會陸續降低關稅,因此長期來看,ECFA對臺灣經濟的助益會越來越大。當然前提是綠營必須讓《兩岸服貿協議》、《兩岸貨貿協議》過關,才能具體發揮ECFA這個框架的功能。

長期以來,如果沒有對陸(含對港)貿易,臺灣的外貿早就處於逆差。兩岸貿易的重要性,不只讓臺灣轉逆差為順差,對陸順差的數額更遠超過對新南向國家、對美順差的總和。以2019年為例,臺灣的全體、對陸、對美、對新南向順差分別為435億美元、737億美元、114億美元、145億美元。換言之,如果終止兩岸貿易,臺灣將面臨302(=737—435)億美元逆差;蔡政府夸夸其談的「新南向政策」所帶來的貿易順差,不到臺灣對陸順差的兩成;被蔡政府緊抱大腿的美國,帶給臺灣的順差只是對陸順差的一成五,而且這個順差金額還是新高,財政部因此警告國人,要避免被美國列入匯率操縱國。

臺灣對陸順差不論多少,北京從未皺過眉頭。臺灣對美一點點順差,就必須提心吊膽。如果經濟讓利可以影響臺民認同,兩岸局勢何以致此?反過來說,大陸如果終止ECFA,不再無條件讓利,臺民的中國認同也不至更降。因為一來,目前在此惡劣環境下認同中國者,幾乎都是「理性統派」,不是「利益統派」,他們都可理解大陸何以停止無條件讓利,他們也不會因為大陸停止讓利而轉為臺獨。二來,終止ECFA才能逼使習於受益的臺民,體會、對照出以往北京的善意,進而思考統一的道德正當性。(這當然有賴北京更積極、更具說服力的闡述。)

 

政治凌駕經濟 臺灣寧吞美豬

最近短短數周內,蔡政府密集祭出多項攸關經濟、民生的政策與宣告。先是8月28日,蔡英文宣稱將訂定進口豬肉萊克多巴胺安全容許值,以及放寬30月齡以上的美國牛肉進口。以往綠營在野時一再杯葛的美豬,如今堂而皇之長驅直入,綠營的理由是:「美中貿易戰和這次疫情,對世界經濟帶來結構性的改變,也加速、加大了全球供應鏈的重組。…臺灣要成為全球供應鏈重整中的關鍵力量,我們必須跟世界各經濟體加速連結,尤其是跟我們最堅定的戰略夥伴、也是世界經濟龍頭的美國,強化連結。」9月1日蔡英文又宣布:「臺灣和美國即將啟動新一輪臺美經濟商業對話」,並由〔17日來訪的〕美國國務次卿克拉奇(Keith Krach)主持。美、臺高調互動的目的之一是:「深化臺美經貿連結,…讓臺灣成為全球供應鏈重整中的關鍵力量。」9月5日蔡英文宣稱來訪的捷克參議院議長韋德齊(Miloš Vystrčil)和臺灣各界展開全面交流,也和美、日、歐盟代表共同討論重組供應鏈的布局。

上述這些綠營的政策與說帖,如果以經濟邏輯衡量,都是荒腔走板。

海關統計資料顯示,2019年捷克出口至臺灣僅3.64億美元;臺灣出口至捷克為4.54億美元。就經貿而言,捷克對臺灣根本無足輕重,臺商前往捷克投資設廠者,少之又少。蔡政府為什麼要和這樣的國家「討論重組供應鏈的布局」?又,根據購買力平價估算的GDP,中國大陸已經取代美國成為最大經濟體,多數專家都預測中美兩國GDP的差距日後會持續拉大。近在咫尺、佔有人文地利之便的臺灣,卻千方百計要遠離潛力十足的中國供應鏈,去加入遠在天邊、由已顯疲態的美國所主導的供應鏈。何況參與美國主導的供應鏈之前,還必須先吞下以往綠營強烈反對的萊克多巴胺美豬。

 

臺獨期待加入美國主導的供應鏈

諷刺的是,美國國務次卿克拉奇到訪之後,只是前去弔唁李登輝,並未如蔡英文事先預告的「啟動新一輪臺美經濟商業對話」,取而代之的卻是行政院副院長率財經部會首長以不對等、不符外交慣例的方式,前往克拉奇下榻處拜會。姑且不論原計畫的臺美公開對話為何取消,但如果連這一簡單起點都遭遇困難,美國逼迫臺灣吃下美豬之後答應要給的經貿好處,究竟何時、如何兌現?另外,上海美國商會最近發布的一份調查顯示,在大陸做生意的美國企業,大多不理會川普想把美國經濟與中國脫勾的戰略。超過七成的受訪者沒有把製造產能遷出中國的計畫,即便有遷廠計畫的美國企業,絕大多數是遷往東南亞,只有不到4%的受訪者準備把部分產能移回美國。對於興沖沖要加入「沒有中國、由美國主導之供應鏈」的蔡英文來說,此份調查如同撥了她一盆冷水。

話雖如此,但蔡政府這些橫柴入灶、不符經濟邏輯、有礙經濟發展的政策,仍會付諸實行。民眾、輿論頂多就是謾罵、批判一陣子,大家終究會臣服於比經濟邏輯更優先、更重要的政治邏輯。所謂政治邏輯就是:「維護臺灣主權及民主、自由制度,避免被大陸併吞,此為首要目標。為達此目標,其他層面的犧牲乃是必要且值得的。」遠離中國供應鏈、苦吞美豬,就是為了達到首要目標。把捷克國會議長請來演說,是為了「彰顯出臺灣、捷克對民主自由精神的共識」,蔡英文還說:「臺灣一定會繼續跟捷克緊密交流,為共同的民主信念來努力!」

大陸對臺系統如果看懂臺灣的政治邏輯凌駕經濟邏輯之上,就知道讓利不可能促統,就知道不以促統為前提的ECFA只會滋養臺獨。當年拼命醜化、阻擋ECFA的民進黨,現在竟敢厚顏宣稱「希望陸方不要因政治因素而片面毀約,或片面停止落實兩岸協議,否則會不利兩岸人民的權益與福祉,更會破壞兩岸關係及陸方的國際形象。」陸委會主委陳明通今年3月在立法院也說:「ECFA整體而言對臺灣有益,希望早收清單的部分,政治歸政治、經濟歸經濟,不希望對岸停掉。」反中、求獨不遺餘力的綠營,一方面證實ECFA有益臺灣經濟,另一方面卻又威脅北京不可停止ECFA。北京如果唾面自乾,無條件、不作聲地繼續讓ECFA運作,不啻就是以大陸的民脂民膏「資敵」,將被綠營徹底看扁,親痛仇快。北京的第二種選擇則是恩威並濟:堅持以認同中國、反獨促統做為延續ECFA的條件,如果不從,交流、讓利立即終止。

 

臺獨也給北京出了一張考卷

蔡英文上台以來,遲遲未面對、回答北京有關兩岸關係的考卷。臺獨政府所以肆無忌憚,是因為他們也給北京出了一張更難的考卷,而且綠營認定北京一定交不了這張全體臺灣人以及全球反中人士矚目的考卷。此卷的題目是:「專制的中國,憑什麼統一、統治民主、自由的臺灣?」堅信此岸政經體制優於對岸的臺灣人,給予綠營反中、謀獨的底氣與自信。臺灣人大多也忘記或不介意蔡英文仍沒交出北京要她回答的考卷。此時北京與其猶豫、煩惱於該不該終止ECFA,倒不如交出一張讓臺灣人信服、讓綠營啞口無言的說帖,這張說帖不但要反將綠營無知的考題一軍,它的反獨促統效果必定會勝過十個ECFA。

停止交流、讓利之後,對臺工作不但不是無事可做,而是有一件更重要的大事等著他們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