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復興中華文化」是中國當前一項非常重要的課題,尤其對於兩岸而言,在長期的隔海分治及敵對之後,共通、共同的語言便是建構在已延續兩千多年的中華文化上。不過很顯然這樣的基礎在當前不管是中國大陸還是臺灣社會,都面臨重重的危機及挑戰。這次受邀參與12月17-19日於廈門舉行的「第四屆中華文化發展論壇─中華文化傳承與當代青年擔當」盛會,其主軸設定在三大背景下──全球化浪潮、新媒體時代及兩岸新形勢──中華文化傳承發展面臨的挑戰,以下為我對這一主題的看法。
2016年12月18日,第四屆中華文化發展論壇於廈門大學科學藝術中心舉行。此為青年互動環節,主辦單位邀請兩岸青年共同探討〈中華文化傳承發展及青年責任〉。
「全球化」不是新現象 「新媒體」不是真問題
在論及中華文化所面臨的挑戰時,一般以為與全球化的浪潮及新媒體時代的來臨有關。所謂全球化的浪潮,大體來說不外乎是指西方的好萊塢、麥當勞、迪士尼、NBA,甚至是日本的Hello Kitty、動漫等等通俗大眾文化的全面入侵。而新媒體時代的來臨,使傳播方式更為迅速、即時,透過科技使欲傳播的內容有了更多不同的展現方式,進一步加強全球化的影響。
不過所謂「全球化」在不同時期不過是程度之別,並非當代特有的新現象。中國在漢、唐盛世年代,各國絡繹不絕前往當時的「現代」中國朝貢,除了希望與中國貿易以外,也試圖引入自己的文化,比如佛教、景教、祆教,當時的皇帝非但不排斥外來文化,甚至鼓勵並支持各文化的引進。但多元及豐富的中華文化為何不感到受威脅呢?
即使傳播方式的改變,對於中華文化的挑戰似乎也只是:如何運用新媒體「技術」傳播的「技術」問題,需要解決的不過是如何將其進行「包裝」或「普及化」的「技術」問題而已。而在人人都使用新媒體的基礎下,如何「勝出」,顯然內容才是致勝的關鍵因素。由此可知,全球化的浪潮及新媒體時代的來臨,並不是影響中華文化復興的真問題。
問題不是「現代化」/「西化」
又有人說,中華文化的復興是如何將中華文化從「傳統」走向「現代」的問題。但這些人口中的「現代」實際上就是「西方」,而中華文化則必然代表著「傳統」,在這樣的邏輯之下,問題並不是如何將中華文化「現代化」,而是如何將中華文化「西方化」。但問題在於為什麼「西化」才是「現代」?「現代」就是好的、進步的、讓人接受,而「傳統」一定意味著不好、落伍、不被接受呢?如果中國在過去可以代表先進的「現代」,為什麼中國在現代反而只能代表落後的「傳統」?若走向「現代化」不是「西化」,那所謂的「現代化」又是什麼呢?
上述「全球化」、「新媒體」、「現代化」問題皆是技術問題,而一切能夠「技術」解決的問題都不是真正的挑戰、真正的危機。
兩岸新形勢是因還是果?
至於兩岸新形勢,既是中華文化未復興的結果,亦是影響中華文化無法復興的原因。臺灣自李登輝主政後推行的「去中國化」教育,從陳水扁時代開始得到具體的落實,最後在馬政府無所作為的執政八年後,「天然獨」順利開花結果,終使蔡英文為首的綠營得以順利執政全面收割,繼續推動更深層的「去中國化」,使中華文化復興之路充滿更多變數及挑戰。
不過我們必須認識到,臺獨推動的「去中國化」是具有高度針對性的。2014年年底,民進黨於九合一選舉大獲全勝,蔡英文第一個地方公開行程便是到雲林斗六,參與朝龍宮與大陸泉州祖廟共同舉辦的「護國」息災法會。蔡英文拜「中國神」絲毫不影響她及其支持者的臺獨「信仰」;然而,面對國民中小學教科書,綠營則極力刪去中華文化在課本當中的腳色,比如刪改文言文比例、減少國文課堂數等等,試圖從青年人的意識中刨除中華文化的影響。同樣面對都是中華文化,臺獨在做法上是有區別的。
2014年12月2日,蔡英文受邀參加雲林斗六朝龍宮護國息災全國團結大法會。
臺獨擁抱中國小傳統 排斥中國大傳統
美國人類學家Robert Redfield(羅伯特·雷德菲爾德)在1956年出版的Peasant Society and Culture: An Anthropological Approach to Civilization(《鄉民社會與文化︰以人類學方法探究文明》)一書中提出了「大傳統」與「小傳統」的概念,用以說明鄉民社會中存在兩種不同的文化傳統:一種是由國家與住在城鎮的士紳與市民們所掌握、書寫的文化傳統;另一種存在於鄉村之中,鄉民藉由口傳等方式流傳的大眾文化傳統。概括地說,大傳統代表著需要經過對經典的學習、反省才能繼承的文化,比如儒家思想、文史典籍;小傳統則僅透過日常生活的耳濡目染、口耳相傳,習以為常之下就能傳遞的文化,例如婚喪喜慶、民間信仰等等。而我們可以看到,蔡英文為首的臺獨集團,可以擁抱中國的小傳統,但絕對排斥中國的大傳統。因為他們知道,「中國」真正的感召力,是來自於中國的大傳統──即大傳統下所傳承的價值觀。
中華文化的大傳統是什麼?
但中華文化的大傳統,核心究竟是什麼?我們要繼承及傳承的是什麼?我認為這恐怕是中華文化再復興面臨的第一道嚴苛的挑戰。如果在這一點上中國人無法凝聚共識,空談傳承與復興是沒有積極意義的。中華文化固然是多元的,百家爭鳴之下,各家宣揚其思想及理念自然不是問題,但是中華文化之所以得以包容百家,正因為其核心思想具有特殊的普遍性、適用性及包容性,而此特色我認為只有儒家思想可以擔當。
儒家思想的天下主義、民本思想、義利之辨、仁義禮智,及教我們如何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也就是君子,都是我們應該傳承,並且發揚光大的。
那麼我們究竟應該如何復興中華文化的大傳統?
儒家思想是中華文化的核心即「大傳統」,是我們中國人文化自信的根源和精華。
如何復興中華文化大傳統
一、消除無知與誤解:
中華文化的大傳統面臨的最大挑戰,在於中國人對於自身文化的沒有自信,而沒有自信的來源在於我們中國人自身對於其內涵的無知,即便「有知」也是充滿誤解與偏見。中華文化面臨的真正挑戰,不在別人,正是中國人自己。
中華文化標誌著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應該代表著什麼,正因為我們對於中華文化有著極深的偏見及誤解,對於中華文化沒有自信,最終導致(至少在臺灣)作為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竟然是不光榮、不光彩的。
也許大陸的朋友們沒有這樣的感覺,他們就算對所謂中華文化沒有太深刻的理解,也不至於認為自己不是中國人。但對於在臺灣成長的人來說,缺乏對大傳統層次的文化認同卻是使臺灣人不認同中國的非常關鍵的因素。從李登輝開始推動的去中國化教育改革的內容,便可以知道其矛頭所向,正是削弱中國的大傳統。
二、建立文化自信,促進國家認同:
我曾經在鳳凰歷史頻道製作的《走近臺灣本省統派青年》中,提及我是如何從一個感性的天然獨轉變為理性統派的過程。真正促使我轉變的,是中國的核心文化─儒家文化,而不是我突然愛看歌仔戲還是京劇,也不是我突然發現福建跟臺灣很相近,甚至都會講閩南語。對於一個天然的中國人,國家認同是不需要選擇的,但對於一個「天然獨」的臺灣人,國家認同是需要「選擇」的。不是我發現我是中國人而說中華文化好,而是我發現中華文化的好而最終「選擇」當一個中國人。
我常想,為什麼大家喜歡當美國人?因為「美國人」似乎象徵著一種進步、一種文明,他是自由的、人權的、民主的,到美國生活、做美國夢,幾乎像極了被上帝選上、進了天堂一樣。但為什麼說到做中國人,往往概念上會跟美國人有著截然相反的答案?難道進步、文明、自由、人權、民主是美國獨有、特有的專利嗎?
1972年12月在臺大校園內發生一場民族主義論戰,筆名「北劍」者發表一篇〈中國的良心在哪裡?──一個文化民族主義者的控訴〉,其中說到:「科學、民主、自由是人類共通的中性語言,中國文化在近世的失調是因為沒有適當的時空來發展,就給白色人種搞了局。就中國學術思想史的發展看那種寬容開放的思想精神和自由而縝密的思考方式,終能開展出這種語言的前途,有點中國哲學的『常識』,便能了解這一說法。」
如果說中國有哪一點真的比不上西方,我想只是我們太過於君子了。從鄭和下西洋與哥倫布發現新大陸這樣兩件事情做比較便可知一二。中國發明的多項技術,帶給人類的貢獻族繁不及備載,而西方推動工業革命後,儘管也帶給人們更好的物質享受,但帶給世界各地的災難及對環境的破壞則是無法估計的,而且其帶來的各種災難所換得的進步真的是我們需要的嗎?關於中西方文明孰優孰劣,中華文化怎麼會經不起比較呢?
三、發揚儒家思想,促進民族復興:
儒家文化教人成為一個君子,如何在大是大非面前從義不從利,如何修身、齊家、治國到平天下;如何彼此和合共存、使「天下」大同,而不只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繁盛;如何以民為本、愛民如子,這些價值遠遠比西方更具「普世性」。
我聽過一種普遍的說法,認為我們大談中華文化的好卻不反省其糟粕,應該先好好反省中華文化錯在哪。我常常想,這些人連中華文化到底有什麼都不知道,就開始檢討起中華文化。
孔子的儒家思想在兩千多年來的中國扮演著不可磨滅的重要地位,直到西方及日本的帝國主義以船堅炮利入侵中國,面對國家危急存亡之際,中國有志之士不斷自省,找出的病根及解藥竟是拋棄中國的根──儒家文化,進行全面的西化。其後歷經五四運動、文化大革命,對中華文化帶來了極大的殺傷力,中國人對自身的文化自信,也幾乎因此消失殆盡,其影響更延續到今日都難以消解。我們已經「反省」中華文化快兩百年了。我要說,中華文化不需要這種自卑的反省,我們不發展船堅炮利,重視道德、重視身為「人」該是什麼樣子,該如何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以至於被西方列強欺辱,這不是我們的錯。
北劍說到:「他們的錯誤在以西方那一套半生不熟的知識,勉強為中國找一點病根,便大刀闊斧咬下去;猶之乎他們走出手術室,向社會文化開刀,錯誤的結局是必然的。西方文化概略地說是一種『重力文化』,中國文化則是『重德文化』;『德』『力』兩不相干,以力來服德,那是拿著刀叉吃人肉,雖似文明,實則野蠻。中國吃虧可大了!」這種文化自殘,絕不可能引領文化復興。
再談論如何傳承,首先必須知道我們應該傳承什麼。我們可以從兩方面來看。
首先,美國建國不過兩百多年,他們創造的價值、制度是真正具普世性的嗎?中國能延續兩千多年至今文明不曾斷裂,是什麼樣的價值維繫的?而那樣的價值正是我們該傳承的。
其次,臺灣不願意「做中國人」,源自於李登輝「去中國化」的教育,臺灣極盡抹黑「中國」之能事,中華文化被形容成幾乎只剩糟粕,臺獨為什麼必須建立在摧毀中華文化的基礎之上?正因為臺獨知道中華文化具有獨特的吸引力,而臺獨所極欲摧毀的,正是我們必須要拾回來的。
推動「再中國化」
當前的臺灣不斷加速「去中國化」,破壞中華文化的結果,造成兩岸當前的局勢。如何「反其道而行」傳承中華文化,則成為兩岸中國人必須優先解決的問題。
身為生長在臺灣的中國人,我認為可以做的,首先是放下習以為常的西化成見,重新站在中國人的角度看中國,學習儒家思想,將其精神落實於言行之中,身體力行的「傳承」中華文化。「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以行動讓人們知道「中國人」可以、也應該是什麼樣子。而儒家思想的精神,本是「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以天下為己任」、「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人人有這樣的精神,在面對不管是中國的問題還是世界的問題,自然會勇於承擔、樂於合作。
而承如我的副標題,當我們真正認識「中國」本該有的樣子,再認識到臺灣近兩百年來與中國之間密不可分、休戚與共的關係,最後才可能真正認識到自己在歷史的洪流當中應該扮演的腳色,及承擔的使命。
最後,謹以我在2015年接受鳳凰網歷史頻道《走近臺灣本省統派青年》採訪後,寫給大陸觀眾的一句寄語做結。我將王陽明《詠良知四首示諸生》中的一句改寫而成「回首自家無盡藏,何須持缽效貧兒」,希望中國人能夠回首看見自家珍藏的無盡文化寶藏,不需要持缽去效仿街上的貧兒乞討外國的文化。也唯有我們找回真正的文化自信,真正認識、讀懂自己的文化,才可能在面對外來文化時,吸取到值得我們學習的,最終內化成為更好的我們。以上是我個人一點淺見,敬請批評與指教。
我是中國人,我就在臺灣,我是張瑋珊。
謝謝!
本文作者張瑋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