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8日
|
甲辰年八月初六
連載 下篇 (本篇文章還剩餘 100% 未讀)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 > 敬悼曾健民醫師 > 正文

出乎史,入乎道──敬悼曾健民醫師(一)

作者 | 編輯部
編輯部:《遠望》雜誌
【編按】

今(2020)年8月13日,曾健民醫師於花蓮病逝,得年70歲。做為臺灣統運團體中的臺灣史研究健將,去年他從臺北牙醫工作退休後,就返回東臺灣,準備專心投入其一生真正戮力的「正職」。奈何病魔來得太快,花蓮家中剛剛布置起來的工作室,現在只能留下他的遺願與遺憾了。

曾醫師在韓戰爆發的1950年,出生於花蓮玉里的一個耕讀家庭。在他口中,此後數十年「反共戒嚴的思想真空年代」,即是他與許多臺灣人共同的成長環境。1970年偶遇後來的政治犯王競雄(曾是1950年前後跟著國民黨從大陸撤退來臺的娃娃兵),第一次聽聞到迥異於島內當時主流思想對大陸的評說。加上次年蔣氏政權終於喪失了聯合國的中國代表權,曾健民思想逐漸左傾。服兵役期間,王競雄組織「大同主義青年革命軍」案發,曾健民僅因與王相識,遭軍方情治單位徹夜疲勞「約談」,兩天後釋回。

經王競雄對綠島「同窗」陳映真的引介,曾健民於1979年與出獄後的陳映真有了聯繫。1980年曾健民從高雄醫學院牙醫系畢業,次年赴日讀研並執業,直到1992年終因社會實踐的國家民族情懷,舉家返臺。在日期間,他埋首閱讀了大量大陸出版的左翼理論書籍,並與陳映真維持書信往還,還為文批判重新崛起的日本右翼竄改歷史、參拜靖國神社。返臺後,曾醫師一面從事牙醫工作,一面與陳映真創立「臺灣社會科學研究會」,推展臺灣歷史與社會的研究,在島內反帝、反獨,並串連東亞反帝運動(包括1997年到2002年連續舉辦了六屆的「東亞冷戰與國家恐怖主義」會議)。牙醫收入成為支撐其統運工作的一個重要來源,藉以踐行賴和、蔣渭水、許強以來在臺中國人醫師救國的傳統。此所以統運內部一般都稱他為「曾醫師」。只是曾健民的學術濃度更高,尤其是一手史料的發掘。

2015年起,曾健民醫師並以其在臺灣史、帝國主義入侵東亞史的長年深耕,及其對日文的掌握,應邀成為「中華琉球研究學會」的長期顧問,參與促成琉球民族獨立綜合研究學會對臺獨本質的徹底認識。

交通大學亞太研究室於2018年對曾醫師的訪談〈為了前進的回顧──曾健民訪談〉,已詳刊於《人間思想》22期(2020年春季號)。本期《遠望》不再贅述。做為追思,我們謹刊出呂正惠、潘朝陽兩位教授紀念曾醫師的文章。

清代章學誠在中國傳統史家所重的「史才」、「史學」和「史識」之外,一再強調「史德」。其《文史通義》〈史德〉篇中有言:「能具史識者,必知史德。德者何?謂著書者之心術也。」「心術」就是歷史研究者的心態。而「史德」正是「史識」的基礎──只有「心術」正了,才會有高明的眼光、深刻的見識。龔自珍〈尊史〉篇又云:「出乎史,入乎道;欲知大道,必先為史。」知史德者,能具史識,如此為史,便知大道。

曾醫師一生本著中國人的尊嚴而「為史」,在臺灣史研究上著述甚多。呂教授將曾醫師一生最重要的史學研究成果提綱挈領整理於此。正如9月27日在「為了前進的回顧──曾健民醫師追思紀念會」上,其相交半世紀的文學摯友詩人詹澈(詹朝立)很形象地提到,做為牙醫的曾健民,用其一生將臺灣史的兩顆空缺的大門牙補上了,那就是臺灣社會性質論,以及1945年至1949年的臺灣光復史。這是曾醫師「出乎史」的功夫。

曾醫師選擇這段臺灣史做為治史重點,自然有其用心。這就是潘朝陽教授闡釋的臺灣先賢的重要傳統:反帝國主義、反殖民主義、反漢奸主義,為了中國的完整統一,追求臺灣的「再光復」。此即曾醫師勤肯伏案追索史實背後的精神及其未完成的遺願,也就是他的史學研究「入乎道」之所在。

為了臺灣的「再光復」,兩岸國人仍須努力,庶幾無負於包括曾醫師在內、為此目標犧牲奮鬥的千千萬萬前輩先賢!

曾健民醫師於2020年8月13日病逝。9月27日,由臺灣社會科學研究會、人間出版社主辦的「為了前進的回顧──曾健民醫師追思紀念會」,於臺北舉行。圖為追思會傳單,畫面右半,前景為曾健民醫師留影,背景為其手稿筆跡。

曾健民醫師於2020年8月13日病逝。9月27日,由臺灣社會科學研究會、人間出版社主辦的「為了前進的回顧──曾健民醫師追思紀念會」,於臺北舉行。圖為追思會傳單,畫面右半,前景為曾健民醫師留影,背景為其手稿筆跡。



圖左為追思會手冊《為了前進的回顧》;圖右為曾醫師於2015年8月6日參加「琉球:東亞和平的鎖鑰─琉球學者與臺灣學者的對話」國際學術研討會的留影。

圖左為追思會手冊《為了前進的回顧》;圖右為曾醫師於2015年8月6日參加「琉球:東亞和平的鎖鑰──琉球學者與臺灣學者的對話」國際學術研討會的留影。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