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8日
|
甲辰年冬月初八
連載首篇 | 上篇 | 下篇 (本篇文章還剩餘 100% 未讀)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 > 兩岸遠望 > 正文

中國現代化與儒家文化

當代馬克思主義與儒家合則兩美,離則兩傷

作者 | 劉建修
劉建修:《遠望》前榮譽發行人,2020年5月23日病逝。
【編按】

劉建修先生為臺灣的「老左派」、忠實的馬克思主義信徒,一生關心包括臺灣在內整體中國的民族復興與人民福祉,並為此在臺灣二蔣當政的白色恐怖時期兩度入獄。本文為其晚年的理論思考,轉載自劉建修《回顧歷史展望未來》一書(自行出版,2017增訂二版)。

中國治理在2020年疫情肆虐、國際格局鬆動的現況下顯得格外突出。思考中國未來扮演的國際角色,以及在國家整合與兩岸統一上所需的理論建設,本刊特予轉載,以饗讀者,並藉以紀念《遠望》這位甫逝的可敬前輩。原文本刊除就標點符號、連綴詞予以校正外,其他未有更動;副標題乃本刊所加。

21世紀是一個全球化的時代。對中國而言,「全球化」實際上是「現代化」的一個過程和階段。現代化不等於西化,更不等於美國化。

中國的現代化有著自己的道路和模式。以功利、權利為中心的現代化西方社會,其已暴露出的種種負面結果,已鮮明證明了西方制度、理念與價值觀存在著片面性、單向性和平面化的弊病。

當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核心問題就是中國現代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其實就是在儒家文化的土壤上進行的,因此,我們應該要從新的視角審視儒家思想,探索在經濟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世界浪潮中,中華民族的民族性特徵和中國文化現代化道路的特色,重新檢視「國民性」問題。儒家文化是2500年來中國人的生活方式、行為方式、思維、情感和價值取向的結晶,是朝野多數人的信念、信仰,乃至到了百姓安身立命日用而不知的地步。儒學之所以成為中國社會與民間文化的主流,是由儒學的基本精神、廣博範圍、歷史發展客觀地確立起來的。

新時代的挑戰,呼喚著弘揚和培育自己的民族精神,共建我們這個多民族國家的共有的精神家園。「忠孝、仁愛、信義、和平」不僅是中華民族的文化性格,而且是中華文化對人類的偉大貢獻。其內涵亦不斷融合了現代性而更有生命力。當代馬克思主義與儒家,合則兩美,離則兩傷。

中國文化的本質,就是從中國人歷來講究的「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儒家所指出的方向發展出來的。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就包含著與我們民族幾代先進分子身上的優秀傳統精神的結合。例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擔當意識、「濟世救民」的情懷、「天下為公」的理想、「百折不撓」的毅力、「捨生取義」的品格、「自強不息」的意識、「力行實踐」的精神、「辯證中和」的智慧等等。

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的過程中,不僅儒家的社會理想起著極大的作用,而且儒家的人格理想,人格操守也激勵著中國的馬克思主義者共產黨人的先驅前輩「殺身成仁」、「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救民於水火之中」。中國幾代馬克思主義者所以受民眾的擁戴,無不與其人格修養人格魅力有關。早期的第一、二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理論家、政治家,無不具有儒家的品格。無論是早期的中國共產主義者的社會正義觀與社會理想,或是當下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構建和諧社會的偉大實踐,儒家的仁愛、民本、民富、養老、恤長、恤孤、大同、民貴君輕、和而不同、德治主張等等,都是其舖墊背景與思想資源。

沒有儒家文化就不可能有馬克思主義的傳入與中國化。我國早期的社會主義者,都以儒家《禮記》的大同理想做為引進蘇俄社會主義及引進馬克思主義的文化舖墊。現在我們推廣孔子學院強調重新發掘儒家文化的精神財富,作為弘揚民族精神培育時代精神的重要資源,其目的只是要提倡以批判繼承的態度,多元開放的心態,對儒家文化進行創造性的轉化,而不是鼓吹全面復古或抵制外來的文化。我們要為文明對話,我們要為「全球倫理的建構」提供精神食糧,為中國的現代化事業提供精神資源。(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