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8日
|
甲辰年二月十九
連載 下篇 (本篇文章還剩餘 100% 未讀)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 > 封面故事 > 正文

北京中軸線

作者 | 編輯部
編輯部:《遠望》雜誌

北京中軸線,南起永定門,北至鐘鼓樓,貫穿昔日整個凸字形老北京城的中心;全長7.8公里,是全世界現存最長的古代城市中軸線。


北京中軸線,南北貫穿老北京城的中心(圖為凸字形的老北京城衛星空照,與北京中軸線)。

北京中軸線,南北貫穿老北京城的中心。
(圖為凸字形的老北京城衛星空照,與北京中軸線)


凸字形的明清老北京城,含北半邊以蒙元「大都」城為基礎、由明成祖永樂皇帝整建興修的「內城」,以及南半邊遲至明嘉靖年間才加築的「外城」。內城的核心為「皇城」,再往裡走,則見核心中的核心──宮城「紫禁城」(現故宮)。

老北京城的城市規劃,依循中國歷代京城的規制格局與建築傳統。首先,以紫禁城為中心,向南北伸展的北京中軸線,既是元大都及明清京城的脊梁,也是過去皇帝出入宮城的御道,它基本符合南北子午線(北京中軸線與歷代京城中軸線稍異的是,逆時針微偏了2度餘;史學界推估元蒙以此遙指忽必烈所建的「上都」,今屬內蒙錫林郭勒盟轄區)。1950年代曾於北京中軸線上南北兩處,分別挖出一隻石鼠和一匹石馬;而在中國天干地支中,鼠即代表「子」,馬就是「午」,恰可作為印證。


老北京城的規制與布局

老北京城的規制與布局


中軸線從外地人入京的京城正門「永定門」算起,一路向北,還有天子出入必跨的小石橋「天橋」、內城正門「正陽門」、皇城南門「大清門」(明代稱「大明門」,民國以後改稱「中華門」,即今「毛主席紀念館」所在)、白石板的御路「天街」──「千步廊」、皇城正門「天安門」(明代稱「承天門」)、「端門」,然後是進入紫禁城的宮城正門「午門」,一一筆直排列。進入紫禁城後,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依序在中軸線上夯實最高的台基上端端正正矗立,成為明清皇帝行使權力、舉行盛典的宮殿。然後由「神武門」(明代稱「玄武門」)」出宮城,過景山(明代稱「萬壽山」),繼續筆直前行,最終抵達中軸線最北端的京城鐘樓鼓樓。就這樣,中軸線將外城、內城、皇城、紫禁城等四重城貫穿起來。

此外,許多昔日天子舉行象徵性儀式的重要場地、以及中央層級的衙署建築,則沿此中軸線呈東西對稱、或南北相應的布局。譬如,在內城南郊、也就是後來加築的外城中軸線兩側,築有天壇、先農壇,與北郊的地壇、先蠶壇遙相呼應(先蠶壇初建於北郊,清乾隆時才移址皇城西苑現址),此既符合天子由北半球「南面而王」的視角所看到的「天南地北」、天陽地陰,其形制設計也基本符合天圓地方的觀念。再如,內城的皇城之前,有各都督府與六部等朝廷衙署,以左文右武的形式(天子視角)羅列於中軸線兩側;進入皇城,還有社稷壇與太廟隔著中軸線相望,左祖右社。翻過重重牆外,則見日壇位於城東,月壇座落城西,符合日升月落的自然運行方向。


紫禁城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端坐在中軸線夯實的最高台基上。

紫禁城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端坐在中軸線上夯實的最高台基上。


這些,在在投射出天子治理天下秉持的心態與踐行原則──遵循「天人合一」的大智大慧,理解天有好生之德,而奉行天道以「順天應人」。準此,天子承諾仁民愛物,以農立國並保民養民,以天下為公並協和萬邦;其統治之具體執行,則持守「允執厥中」而「致中和」的王道中庸精神,至中至正,使天下臻至「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的和合共存之境。武力後盾,多半時候只是聊備一格。而檢視以上種種的方式,還須既對得起祖先,也要無愧於天下社稷、天地良心。

儘管歷朝皇帝或有仁智英武、昏庸愚懦之別,但皇帝如是向萬民眾生宣示其統治權力的正當性,天下士大夫也就如此寄以厚望、督以嚴責,最終再透過「諡法」蓋棺論定,實踐紳權─皇權、道統─政統的制衡了。


左圖:民初的北京城,由北(景山上空)向南(永定門、天壇、先農壇)俯瞰,中軸線南段清晰可見。右上:站在景山萬春亭北望中軸線北段,近處是景山壽皇殿,中間是地安門,遠處是鐘鼓樓。右下:中軸線北端的鐘鼓樓。

左圖:民初的北京城,由景山上空向南(永定門、天壇、先農壇)俯瞰,中軸線南段清晰可見。

右上:站在景山萬春亭北望中軸線北段,近處是景山壽皇殿,中間是地安門,遠處是鐘鼓樓。

右下:中軸線北端的鐘鼓樓。


建築大師梁思成曾讚美說:「北京獨有的壯美秩序,就由這條中軸的建立而產生」!正因為這條始建於元大都、距今已有750餘年歷史的北京龍脈,及其反映的京城規制格局,今猶基本可見,其背後政治文化所反映的中國統治與禮制思想、優秀傳統價值觀,今仍雋永深刻,2011年北京啟動了預計長達20年的中軸線申遺準備工程;其中包括不少騰退與復建工作。至於是否往北延伸至鳥巢、水立方所在奧林匹克公園,向南延伸至大興機場,則爭議尚大。


今日永定門,復建了城樓部分,箭樓及甕城格局尚僅留存於記憶。

今日永定門,復建了城樓部分,箭樓及甕城格局尚僅留存於記憶。


* * * 


清末民初北京流傳著一個順口溜:「頭戴馬聚源,腳踩內聯陞,身穿八大祥,腰纏四大恒」,用來描繪一副向人炫富的樣子。恒利、恒和、恒興、恒源等四大錢莊不計,順口溜裡其餘三者的主店都在緊鄰正陽門的前門大街一帶,可見其商業之繁盛。

正陽門乃昔日內外城之間的通道,一度還是京師正門、前門,因此較諸其他城門更為高大,鄰近街道寬闊。往北,一片紅牆黃瓦,為皇族朝臣、達官顯要、或奉詔入京者活動的範圍;向南穿過牌樓,則融入黎民百姓青磚灰瓦的市井生活。頻繁進出京師、或依傍皇城生活的官民,加上各省市為舉子進京應試而就近建立的會館(包括臺灣會館),就養活了這一整條前門大街及其東西側的裡街等三條街,出現了東有鮮魚口、南有豬(珠)市口、西有大柵欄的一整片專業集市和胡同。


上左、右:前門大街今、昔(晚清)。下左:前門大街店面前的雕塑,訴說各商家的故事。下中、右:前門大街兩側伸向大柵欄、鮮魚口,成為一大片商圈。

上左、右:前門大街今、昔(晚清)。

下左:前門大街店面前的雕塑,訴說各「中華老字號」的故事。

下中、右:前門大街兩側伸向大柵欄、鮮魚口,成為一大片商圈。


本期封面彩圖所示,即為前門大街沿著中軸線北望正陽門箭樓的景觀。雖然基於城市發展與交通的目的,北京原內、外城的城牆城門多已拆除,正陽門箭樓、城樓間的甕城格局也不復具體,但經過整理,2008年重新迎客的前門大街,除已成為行人徒步區,路面上還保留了既有的軌道做為叮噹車接駁專用,中軸線所在更被刻意凸顯出來;兩翼店面則秩序井然,而昔日「看玩意上天橋,買東西到大柵欄」之說,今天也仍部分有效。

尤其,不少昔日赫赫有名的「中華老字號」依然亮著金字招牌。如,明嘉靖年間即已開賣、還讓醬菜榮登國宴必備名小菜的「六必居」醬園(1530年),創始於康熙爺年少時期、雍正以後晉升為八代皇帝欽定御藥的「同仁堂」(1669年),釀出中國第一瓶二鍋頭的「源昇號」酒坊(1680年),據說由乾隆爺賜匾命名的「都一處」燒麥(1738年),專營清真醬牛羊肉的「月盛齋」(1775年),製作瓜皮帽等各族帽子的「馬聚源」(1817年),聞名中外「八大祥」絲綢中最早就於道光年間創設的「謙祥益」(1830年)、同治年間創立後被譽為「中國絲綢第一品牌」的「瑞蚨祥」(1862年),咸豐年間從製作朝靴起步的「內聯陞」製鞋(1853年),還有北京烤鴨中的「便宜坊」燜爐烤鴨(1855年)、「全聚德」掛爐烤鴨(1864年),個個都以講究原料選材、堅持專業工夫的老口碑,而歷久不衰。


「同仁堂」的醫藥、「源昇號」的二鍋頭、「六必居」的醬菜、「便宜坊」的燜爐烤鴨、「全聚德」的掛爐烤鴨。

「同仁堂」的醫藥、「源昇號」的二鍋頭、「六必居」的醬菜、「便宜坊」的燜爐烤鴨、「全聚德」的掛爐烤鴨。


吃飽喝足之後、日用行常之外,距正陽門稍遠一點的天橋(天子南行必經的小石橋)一帶,還有雜技、相聲、曲藝等民間藝人競相博人眼球。昔日,這裡尤因藝高人膽大的人才輩出,而遠近馳名。今天,著名相聲劇團在此扎根,北京天橋再次讓市井俗民的娛樂生活銜接上了傳統技藝。


「馬聚源」的帽子、「內聯升」的鞋靴,還有「謙祥益」、「瑞蚨祥」的絲綢、皮貨與訂製服裝,與時俱進。

「馬聚源」的帽子、「內聯陞」的鞋靴,還有「謙祥益」、「瑞蚨祥」的絲綢、皮貨與訂製服裝,與時俱進。其中,瑞蚨祥的中英文廣告詞,讓人目不暇給,並留下了濃濃時代印記。


1901年,正陽門箭樓東西兩側分別設立了前門火車站的東、西站,前門大街於是在商業鬧區之外,又增加了京城對外交通樞紐的新角色,更為熱鬧非凡。因此,這裡也成為一些新鮮玩意兒在中國出現的發源地。譬如,前門大街的「大亨軒茶樓」由於是南城最早放映電影的固定場所之一,1905年改名「大觀樓影戲園」並製作出中國第一部電影《定軍山》,而成為了「中國電影誕生地」。可以說,吃的、用的、醫藥、娛樂,這裡是應有盡有之外,當年黎民百姓裡最好、最時髦的品級,都能在前門大街的地片上找到。


北京前門火車站東站,今天已設為中國鐵道博物館。

北京前門火車站東站,今已設為「中國鐵道博物館」。


「中國電影誕生地」──北京「大觀樓」

「中國電影誕生地」──北京「大觀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