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9日
|
甲辰年三月廿正
(本篇文章還剩餘 100% 未讀)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 > 國際遠望 > 正文

美國共和黨已成最危險組織

作者 | Noam Chomsky 譯者 | 林金源 姜靜芬
Noam Chomsky:美國語言學家暨政治思想家
林金源:淡江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遠望》雜誌社社長。
姜靜芬:臺灣留美音樂家、晶晶兒童合唱團藝術總監。

〔如須轉載,請先徵求《遠望》同意,並於文首註明出處,全文刊載(不得隨意更動內容)。〕

【編按】

喬姆斯基(Noam Chomsky,又譯杭斯基)教授,是一位通儒,也被稱為「美國良心」,對於自己的國家與政府,常有嚴厲批評與反省。委內瑞拉故總統查維茲曾在聯合國,公開呼籲美國人閱讀喬氏著作以為自省。2010年8月,喬氏首訪臺灣,在中研院發表演說,批評美國是全球頭號恐怖主義國家,受美國制約的臺灣則是幫兇之一。川普當選美國總統之後,他在《EcoWatch》接受記者 C. J. Poluchroniou訪問,分析美國政局,以及為什麼川普對美國、對地球都是威脅。喬氏指出川普的利用民粹、逃避問題,以及美國政治無法為普羅大眾服務的弊端,對於迷信西方民主的臺灣,不但有似曾相識之感,也應深深警惕。下面是該訪問的節錄。

問:是那些決定性因素,造成美國史無前例的民眾憤怒,並讓大選產生如此結果?

答:11月8日世界氣象組織(Wor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WMO) 發表了地球暖化對人類生存的重大報告,媒體相對不重視;同一日,美國的大選,決定了這個強權國家將把未來的白宮、國會和最高法院,完全交給共和黨。該黨將成為世界歷史上最危險的組織,且正致力於快速毀滅人類生命,我的話絕不誇張。

 

否定地球暖化 能源類股飆漲

共和黨黨內初選時,每位候選人都罔顧現狀,連最溫和的Jeb Bush 都對地球暖化現象表示「不很確定…我們不需要特別做什麼…我們有天然氣」,或者像 John Kasich同意地球暖化現象,他卻說「我們Ohio 可以燒煤,我們無需向誰道歉」。川普更把一切推向懸崖,他鼓勵使用煤炭等古老能源方式,他要取消能源條規,他拒絕援助第三世界尋找可持續的能源。

美國能源政策正面臨川普的重整,他把政權交接小組的環保署相關業務,交給惡名昭彰又傲慢的氣候變遷否定論者Myron Ebell。川普的首席能源顧問(也是億萬富豪油商)Harold Hamm預言新政府將會減少管制,對產業、富人、公司減稅,增加化石燃料生產,解除歐巴馬對達柯達油管的暫時封鎖。

市場迅速反映,能源類股票馬上上漲。連原本宣告破產的世界最大煤礦業者Peabody Energy,在川普當選之後也獲利50%。

共和黨拒絕接受地球暖化的態度,其效果已經浮現。原本大家期盼COP21巴黎氣候協議帶來可核實的條約,但此希望已落空,因為共和黨掌控的國會不願接受任何制約。將來會出現的是一個自願性的協議,它的作用當然弱得多。

 

繼續以鄰為壑 窮國貧民遭殃

因為惡劣氣候和海平面上升,數千萬孟加拉人被迫逃離低地,這將造成移民危機。該國的氣候學家發出正義之吼:「這些移民應該有權移居製造溫室效應的國家,其中數百萬人應移住美國。」還有一些以鄰為壑的富有國家,自己變富了,但他們的活動卻把地球帶入一個新的地質年代。當溫度無情的上升,喜瑪拉雅山冰川的融化已威脅到水的供給。這場災難只會越演越烈,並且影響整體南亞的苟活窮人。印度已有3億人缺飲用水,情況還會惡化。

標榜「美國優先」的川普,其勝選實質上代表白人至上的種族主義與以鄰為壑的自私心態,對美國自身與全球都是場災難。

標榜「美國優先」的川普,其勝選實質上代表白人至上的種族主義與以鄰為壑的自私心態,對美國自身與全球都是場災難。


人們正面臨史無前例的重要問題:「在這波災難中,有組織的人類能否存活?」但是人類卻以加速奔向災難的方式回答此問題。

全球暖化的威脅無法在美國引起關注,因為四成的美國人不認為它是嚴重的問題,因為他們相信救世主再幾十年就要來了。同樣也是這四成的人們,相信世界是在數千年前被創造出來的。如果科學與聖經衝突,比世界更晚被創造出來的科學,又豈能解決什麼問題?

另一個攸關人類命運的大問題也是如此:核子毀滅的威脅已經70年了,此一危險有增無減。

 

美國大選制度有瑕疵

回到大選的議題,希拉蕊.柯林頓其實贏得稍多的選票,但她輸了。原因之一,美國的聯邦制選舉人團制度,規定各州的選舉「贏者全拿」該州的選舉人票。之二,不公正的國會選區劃分法,讓鄉村選民擁有較大權重。(一如以往和此次選舉,民主黨雖在眾院選舉贏得較多人民的選票,但卻擁有較少的席次)。之三,投票率偏低,大選投票率大概只有五成,包括這次大選。值得關注的是18到25歲的人,大多投給柯林頓。事實上桑德斯(Bernie Sanders,柯林頓在黨內初選的對手)比柯林頓更能吸引年輕世代。這個現象的重要性就看我們面對的將來是什麼。


美國的兩黨競爭看似提供人民不同的投票選擇,實質上都是意識右傾、照顧富人、罔顧廣大勞苦人民利益的政黨,對於真正的國家沉痾都沒打算解決。

美國的兩黨競爭看似提供人民不同的投票選擇,實質上都是意識右傾、照顧富人、罔顧廣大勞苦人民利益的政黨,對於真正的國家沉痾都沒打算解決。


新自由主義劫貧濟富

川普在下列族群獲得的支持,史無前例。他們是白人、勞工、中低收入(尤其是年薪在5萬到9萬間)、鄉下郊區,以及沒有大學教育者。這群人都有一股相同的憤怒,這股怒氣遍布在西部的中間選民,也體現在令人完全意外的英國脫歐公投選民身上。這些憤怒不滿的人,都是上個世代新自由主義政策 (neoliberal policies) 的受害者。提出新自由主義政策的,是前聯準會主席葛林斯潘(Alan Greenspan),此人監管奇妙的美國經濟,直到2007-2008年爆發危害全球的金融海嘯之前,他一直被經濟學界和仰慕者稱為「聖徒」。葛林斯潘在風光的日子裡,曾說他能成功管理經濟,就是創造勞工對工作機會的不安感。受恐嚇的工人因此不敢要求增加薪資、福利和安全保障,但又滿足於停滯的薪資和被削減的福利。根據新自由主義的標準,這就是一個健康的經濟。

勞工階級是經濟理論實驗的白老鼠,他們對政策極為不滿。在「新自由」奇蹟達到巔峰的2007年,一個非監理階級工人的實質薪資竟低於早年,男性工人實質薪資約和1960 年代相當,而相當大的獲益卻不成比率的進入頂端1%人的口袋裡。經濟學家Dean Baker最近的研究指出:造成上述這種結果的,不是市場力量,不是工作表現,而是政府政策。

 

底層受害又暗藏怨恨

上述這種發展,從最低工資的演變就可窺知一二。在經濟快速且平等成長的50及60年代,最低工資緊跟著勞動生產力(同步成長)。但是新自由主義一來,實質最低工資就停滯不前了。如果最低工資跟隨以往正常的步調前進,現在應該接近每小時20美元。但今天我們勉強調到15美元,竟然像是搞革命似的。

大家都說現在接近充分就業,但是勞動參與率卻低於早年的標準。(編按:成年人口投入勞動市場的比率,稱為勞動參與率。一個社會即便充分就業,但如果勞動參與率低,就表示仍有很多人沒就業,他們因為沒去找工作,所以不會顯示在失業率上。)即便同屬工作人口,還明顯分為兩類。在製造業上班、享有跟早年一樣的工會保障薪資與福利者,和只有少許保障的服務業臨時工,差別很大。除了工資、福利和保障的差別之外,今天的工人還失掉尊嚴、盼望,以及所處世界裡自己的價值。

柏克萊加大的退休教授,社會學家Arlie Hochschild對川普在路易斯安那州的勝選原因,分析如下:當一群抱持傳統價值並努力工作的美國公民,排隊等候往前進的機會,然而隊伍卻停滯不前了,但是前面有些人則跳躍式地往前進。這不令人特別沮喪,因為那是「美國風格」。令人沮喪的是此現象背後的原因。人們相信是聯邦政府的政策,讓那些不守規矩的人反可以超前。他們錯誤地以為政府政策就是刻意嘉惠非洲裔美人、移民、或那些他們素來鄙夷的人。雷根種族主義有關「照顧黑人的福利政策,偷走白人的努力成果」的虛構故事,更強化前述偏見。

 

政府沒和民眾站在一起

政府的輕忽和疏於解釋,就會孕育人民對它的不滿。我在Boston 遇到一位油漆工人,從某一事件後,他視政府如惡魔。某位對油漆毫無認識、來自華盛頓的官僚,召集油漆商開會,並告訴他們以後再也不能用含鉛的漆。大家都知道那是唯一可用的,只有他不知道。此事毀了油漆工人的小生意,他被迫改用政府規定的次級品來油漆。

有時官僚遭人民痛恨是咎由自取。一個家人和朋友都受化學汙染所害的公民,非常蔑視政府和「自由派」菁英,因為無知的環保署只禁止他釣魚,卻對化學工廠不置一詞。

這些例子都是川普支持者的實際生活,他們相信川普能幫助他們。(但是看川普的財政和其他政策,卻看不出這種希望。)

 

選民求變心切 川普推動破壞性改變

出口民調顯示,川普的熱情支持者都相信川普會推動改變,而柯林頓讓人覺得她會持續令人沮喪。川普的改變其實是有破壞性、更糟的改變,只是人們未必見到這些後果,尤其是那些沒有組織、缺乏教育且被孤立的人們。1930年代大蕭條之下,勞工們仍具有正向的盼望,對照今日勞工的絕望,兩者完全不同。

川普勝出還有其他原因。相對應南非,白人至上主義在美國文化顯得更有力量。白人人口正在減少,在一、二十年後,白人將屬於勞動力中的少數,再更一些時日,白人終將成為少數民族。

民主黨從1970年代起就放棄了對勞工的真正關心;共和黨至少還會假裝與勞工講同一種語言。雷根表演的平民風,是邊嚼糖果邊講笑話。布希刻意把自己打造成你常在酒吧碰到的小民,他會在大熱天整理園圃,他會講出他就讀耶魯時不可能發出的錯誤發音。川普現在則與勞工同仇敵愾,這些工人不止失業,他們失去了個人價值,他們抗議政府藐視他們的生命。

教條體系一項大成就,是把民眾對公司部門的憤怒,轉向執行(由財團擬定)政策的政府。以具有高度保護色彩的公司投資權利協定為例,它就被媒體千篇一律的錯誤描述成「自由貿易協定」。不像公司部門,政府常會被操控。孕育民眾對政府官僚的怨恨,並且移除人民認定政府應是民有、民治、民享的概念,對商業世界是有利的。

問:這個選舉結果體現的是美國一個新的政治運動嗎?還是對柯林頓的唾棄,受夠了她代表的舊政治?

答:不,這完全不算新。在新自由主義時期,這兩個政黨都已經向右移動。今天新的民主黨人,就是以往所謂「溫和的共和黨人」。艾森豪總統如果在世,一定不會對民主黨桑德斯大聲疾呼的「政治革命」感到驚訝。共和黨太關心富人與公司部門,準此,很難贏得大眾選票,於是他們轉向動員一些零散沒有政治力量的特定人群:如福音教派、本土主義者、種族主義者、全球化的受害勞工。其中,全球化的制度設計,就是保護特權財團,卻讓工人去和全球工人競爭,而且拿走法律對工人的保護,進而影響一些決策部門如工會。

 

兩黨都右移 真問題被迴避

這種(走偏鋒風氣所造成的)後果,在共和黨初選中顯而易見。每一位候選人都來自這個基礎,像M. Bachmann、H. Cain或R. Santorum,他們是如此極端,以至於共和黨本部大老,要使用其豐沛資源來擊敗他們。2016年大選的特點是,共和黨本部是挫敗、懊惱的,一如我們所見。

無論如何,柯林頓代表的是令人擔心、憎恨的政策,川普卻是「改變」的象徵,至於改變什麼就要仔細看他實際的計畫,但大眾對此其實知之有限。此次競選的特色就是迴避問題,而媒體評論也很順服,因為他們遵守著所謂的「客觀性」概念,只求做到準確報導而已。

 

法西斯瘟疫令人不寒而慄

問:川普說大選之後,他將代表全部美國人。然而全國已嚴重分裂,他又曾表達對不少特定族群(包括女性與少數族裔)的深度憎恨,他要如何代表全國?你看英國脫歐與川普當選,有何相似之處?

答:跟英國脫歐絕對相似,跟歐洲興起極端國家主義者的極右黨派也類似。這些黨派的領導人(如Nigel Farage、Marine Le Pen、Viktor Orban)快速地祝賀川普的勝選,認為川普也是他們的一員。這樣的發展令人恐懼。看了奧地利和德國的民調,不得不喚起我孩童時期那些不愉快的記憶,對於熟悉或見證1930年代的人,更是如此。我還記得聽希特勒的演講,雖然不了解他說的內容,但他的語氣和觀眾的反應令人不寒而慄。1939年2月,巴塞隆納淪陷後,我的第一篇文章就談到法西斯瘟疫將不可避免地四處氾濫。奇怪的巧合,我和太太就在巴塞隆納觀看2016年美國總統的結果揭曉。

至於川普要如何處理他帶來的問題,我也不知道。也許川普最突出的個性,就是他的不可預測。

 

將出現「友善的法西斯」

問:川普沒有明確的政治意識形態主導他的經濟、社會和政治的立場,但他的行為卻有明顯的專制傾向。如果說川普將代表「友善面孔的法西斯」在美國出現,你覺得有跡可循嗎?

答:多年來,我一直在關注一個危機:一個在美國興起的誠實而又迷人的意識形態。有人可以利用社會中許多人的長期恐懼和憤怒,並且導引這些恐懼與憤怒指向脆弱易搗的目標。這確實就如社會學家 Bertram Gross 在35 年前的感知研究中所稱的「友善的法西斯主義」。但這需要一個誠實的思想家,如希特勒,而不是具有「凡事唯我」意識形態的人。然而,這危機已存在多年,現在川普再火上加油,危機只會更明顯。

 

共和黨創赤字 民主黨來收拾

問:眼看著未來四年,共和黨將進駐白宮,掌控參眾兩院,以及最高法院,你如何看待美國的未來,至少四年的未來?

答:主要得看川普的職位任命,以及圍繞他身邊的智囊。粗略地從早期跡象看來,前景不夠迷人。可預測的是,最高法院大概將被反動派掌握好幾年。

如果川普執行Paul Ryan(按:眾議院預算委員會主席)的財政計劃,將會為頂尖的富豪帶來巨大利益。根據稅務政策中心估計,收入最高0.1%的人將減稅超過14%,另外針對高收入階層還有更全面性的減稅,但其他人幾乎沒有減稅,反而會面臨新的負擔。

一位受尊敬的《金融時報》經濟記者寫道:「這個稅務計劃會讓富人愈富,如川普;卻置他人於動盪不安中,包括投他票的選民。」商業界直接的反應顯示,大藥廠、華爾街、軍事工業、能源工業等,都期待一個光明的未來。

川普有一項正面的承諾,就是推動基礎建設,但是他隱瞞了一些事實,這個刺激經濟計劃本是歐巴馬的,對經濟和社會全體都好,只是共和黨誣指它會惡化赤字,而強行扼殺。當時共和黨的指控是不實的,超低利率讓推動基礎建設計劃更容易。但現在如果對富人及企業減稅,又增加國防支出,赤字當然會惡化。

不過,赤字問題有個躲避之道。當年錢尼(Dick Cheney)曾提供布希的財政部長歐尼爾(Paul O'Neill)一個說法:「雷根證明赤字不重要」。我們共和黨人雖產生赤字,但贏得群眾支持,就讓赤字留給別人吧,最好是由民主黨去處理。這在技術上是可行的,而且至少可以玩一陣子。


川普難預料 未來是賭注

問:川普和普丁之間存有互敬,美俄關係會有新紀元嗎?

答:一個可望的前景是:俄國邊界的危機和高升的緊張得以減緩。注意,是俄國邊界,不是墨西哥邊界。還有,正如德國總理梅克爾及其他歐洲領袖的建議,歐洲可能和川普的美國保持距離。歐洲將努力緩解緊張局勢,甚至努力想走向戈巴契夫主張的「沒有軍事聯盟的一體化歐亞安全系統」。這個主張曾被美國拒絕,因為美國支持北約的擴張。普丁最近重提此事,我們無法得知他是否認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