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0日
|
甲辰年三月十二
(本篇文章還剩餘 100% 未讀)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 > 琉球遠望 > 正文

臺灣大學歸還日人盜掘琉球王族墓穴遺骨的始末

作者 | 石佳音
石佳音:《遠望》雜誌總編輯

〔如須轉載,請先徵求《遠望》同意,並於文首註明出處,全文刊載(不得隨意更動內容)。〕

【編按】

本文由徐桂國翻譯為日文,以〈台湾大学による琉球民族遺骨返還の顛末〉為題,收入松島泰勝、山内小夜子編著,《京大よ、還せ──琉球人遺骨は訴える》,日本大阪:耕文社,2020年9月15日,頁184-189。

明治維新時期,日本從西方輸入基於種族主義的「體質人類學」,為其對外擴張殖民服務。其「研究方法」是測量各地不同人種的體型,並多方收集骸骨,藉由比較解剖學的研究來證實日本人優於其他人種。這種「研究」,實際上是一種「學術殖民主義」(academic colonialism)。

日本在1879年併吞琉球後,便開始在琉球各地盜掘、收集琉球人先祖的遺骨,作為「學術研究」的材料。此舉無論是為了證明日本人種較為優秀,還是為了提倡「日琉同祖論」,本質上都是要合理化日本對琉球的殖民統治。

1929年,京都帝國大學助教授金關丈夫便以「人類學研究」為名,到琉球各地調查挖掘人骨。他在代表日本殖民統治權威的冲繩縣警方協助下,未經琉球人同意,盜掘了今歸仁村的琉球王族墓穴「百按司墓」中的遺骨。

後來金關將其盜掘之部分遺骨捐贈給京都帝國大學,又在他1936年到臺北帝國大學(今臺灣大學前身)任職後,將33具百按司墓遺骨帶到臺灣並捐贈給臺北帝大。臺大在日據時期總共收藏了63具琉球人骨,其中過半來自金關。

為了延續中琉之間的傳統友誼、支持琉球人民推動去殖民化,我們在2015年6月成立「中華琉球研究學會」,並在該年8月6日舉辦「琉球:東亞和平的鎖鑰──琉球學者與臺灣學者的對話」研討會,邀請包括龍谷大學松島泰勝教授在內的三位琉球學者出席,建立了與琉球朋友之間的交流合作關係。

2017年2月,《琉球新報》揭露日本京都大學及臺灣大學都收藏著金關丈夫盜掘的琉球人遺骨。針對此一問題,松島教授成立了「琉球民族遺骨返還研究會」。松島教授及冲繩國際大學的友知政樹教授也與我們聯繫,希望能使臺大收藏的琉球人先祖遺骸歸葬故鄉。

對此,我們當然義不容辭。剛好,就在同(2017)年,臺灣媒體也揭露了臺大還收藏著臺灣原住民遺骨,那是在1960年從東部花蓮縣馬遠村的布農族部落強挖而來。該年6月,馬遠部落原住民成立了「還我祖先遺骨自救會」(次年更名為「馬遠部落會議還我祖先遺骨工作小組」),要求臺大返還祖先遺骨。在臺灣原住民立委高金素梅介入協調下,臺大原則同意返還布農族遺骨。於是,我們也請高金委員辦公室關注琉球民族的遺骨問題。

2017年8月底,友知政樹教授和《琉球新報》記者宮城隆尋為了探訪遺骨問題的現狀及可能的解決方案專程來臺灣。我立即與高金委員辦公室聯繫,由她作主安排,在9月1日上午於其辦公室召開了一次協調會。出席這次協調會的,除了友知政樹、宮城隆尋兩位琉球朋友外,還有臺大與教育部的代表各一人,政治大學榮譽教授傅琪貽(藤井志津枝)居間翻譯,我也以中華琉球研究學會理事長身分出席。此外,高金委員還請了幾位馬遠部落的布農族長老出席。

當時,由於臺大已經同意返還布農族遺骨,因此很快就同意比照辦理,同樣返還琉球民族遺骨。不過,臺大希望由今歸仁村的代表出面,具體協商歸還的條件及程序。於是,友知政樹當天即回到琉球,設法與今歸仁村方面接洽。後來的發展則是:冲繩縣教育委員會和今歸仁村教育委員會直接與臺大在2018年11月14日簽訂《冲繩人骨移管協議書》,並最終在2019年3月18日將這63具琉球遺骨全部歸還,由冲繩縣教育委員會負責接收及存放。

雖然此次琉球人向臺大要求返還遺骨的行動獲得了初步成果,但組織遺骨追討行動的「琉球民族遺骨返還研究會」,以及身為百按司墓先民後代的今歸仁村民都無法參與遺骨實際歸還和運送的過程。除此之外,負責接收及存放這批遺骨的冲繩縣教育委員會還堅持要將這些遺骨繼續作為「標本」來保管和研究,實際上與當年盜掘遺骨的日本殖民主義學者之作法並無區別。松島泰勝教授認為,為了恢復遺骨所應有的尊嚴,他和今歸仁村民希望將遺骨送回當年風葬的地點,再次舉行風葬。不過,冲繩縣教育委員會答覆稱:「目前我們沒有再次舉行風葬的打算」。

更有甚者,同樣收藏琉球民族遺骨的日本京都大學仍然展現倨傲態度,不願對此事作出有誠意的回應。松島教授表示:「(保存在臺灣大學的)遺骨能夠回歸,是一個巨大的進步。接下來,我們會請求冲繩縣將遺骨埋葬在原本的墓穴之中。同時,我們也將要求京都大學歸還遺骨。」

臺大從2017年9月1日同意歸還琉球民族遺骨,到實際上歸還這批遺骨,花了一年半的時間,但至少看到結果。反觀臺大更早同意返還的臺灣布農族遺骨,至今仍卡在補償金的預算及建紀念碑的土地問題上,無法歸葬故鄉。

這起布農族遺骨事件顯示:戰後臺大的體質人類學研究者仍與其日本老師金關丈夫一樣,僅把研究對象(人)視為「生物」,並不尊重原住民的尊嚴與意願。

目前在臺灣執政的蔡英文當局為了脫離中國、尋求獨立,便美化日本殖民統治,在琉球人悼念冲繩戰役的「摩文仁之丘」建立「臺灣之塔」,紀念當年曾與日本皇軍並肩作戰。這樣媚日的政權,必然繼承日本殖民主義的遺毒──種族歧視。於是,飽受日本殖民統治傷害的臺灣原民,在民進黨統治下,仍然得不到尊嚴與久違的正義。

事實上,作為日本地方政府的「冲繩縣教育委員會」出面接洽琉球人骨返還,可能正是臺大比較積極處理琉球人骨議題的原因,但同時卻也導致琉球人骨最終無法按照琉球民族風俗而歸葬的結果。

根據2007年的《聯合國土著人民權利宣言》第12條規定,原住民族有權「展示、奉行、發展和傳授其精神和宗教傳統、習俗及禮儀」,各國應該「設法讓原住民族能夠使用或取得國家持有的禮儀用具和遺骨,並將其送回原籍」。雖然琉球先人遺骨終於回到琉球,但是在冲繩縣教育委員會與臺大的協商下,其運送過程及最終存放方式,都不符合琉球民族的傳統風俗。這種作法顯然是為了避免使琉球年輕人從此事件中感受到琉球的民族精神,強化對琉球的認同。

當祖先的遺骨繼續被當作「標本」來「研究」,琉球民族與臺灣原住民就得不到身為人的尊嚴。琉球與臺灣的去殖民化,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