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9日
|
甲辰年二月廿十
(本篇文章還剩餘 100% 未讀)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 > 時論短評 > 正文

「和」鏡已破,覆水難收

作者 | 儲建國
儲建國:大連海事大學公共管理與人文藝術學院教授兼院長
【編按】

本文原題為〈儲建國:「和」鏡已破,覆水難收〉,刊載於「中美印象」網,2021年5月11日

兩岸主張「和平」的人多年來存在某種心理的默契。這種默契,是改革開放之後漸漸形成的,它不是指相互認可對方的主張,而是和平發展背景下的相互認知和相安無事。

1990年,呂秀蓮到大陸旅行,在北京見到一位大陸臺研人士,聽這位人士講到,大陸是象,臺灣是蛇,蛇吞不了象,象吞蛇也會很難受。這個比喻,反映了改革開放後大陸人不急於統一的心態,而且在很多大陸人的心目中,臺灣是值得學習的榜樣,似乎臺灣的今天就是大陸的明天。「港臺」成為大陸上上下下睜眼看世界的一個窗口。「和平統一,一國兩制」一方面消除了臺灣人對未來統一的恐懼感,另一方面,也在大陸人腦海中塑造某種「形式統一,實質分治」的模糊印象。

對於臺灣不同勢力來說,則產生了兩種結果:一是國民黨利用大陸暫時不想統一的心理,追求長期對等分治的局面;二是民進黨同樣利用這種心理,直截了當地追求「臺獨」。這兩種結果其實是殊途同歸,他們都拒絕統一,最終都是「臺獨」。國民黨的「臺獨」心理稍微隱蔽一點、曲折一點,他們認為大陸遲早會像臺灣一樣,走西方化的道路,如果最終同歸於一途,那麼,大陸對統獨問題的態度會發生變化。

這樣的一種心理,在改開後一些大陸人的心中也同樣存在,分布在政界、學界和商界。這些改開後較多地與外界打交道的人,自喻為較早地睜眼看世界的人。這些人的內心大多跟著眼睛走,內外巨大的落差讓其喪失反思的能力,很容易與那些臺灣人一樣,認為臺灣的今天就是大陸的明天。至於「統一」問題,則不可不講,但也不可真講,或者說,嘴裡講著「和統」,內心想著「不統」。馬英久後來所講的「三不」原則,其實是揣摩了這些大陸人心裡的產物。

不過,公正地說,主張「和統」的大陸人也不是內心不希望統一,而是覺得這個在較長時間是不現實的;他們當然也不認可「臺獨」,認為這個同樣是不現實的。在他們看來,「臺獨」在較長時間內也就說說而已,因此雙方在這段時間內可相安無事,甚至可以相互交流。至於更久的未來,在一些大陸人的心中,也並不是那麼有確定的答案。

只是「臺獨」發展的速度超出了他們的預料。2000年,民進黨首次執政,這個在臺灣人看來,也許不那麼突然,但給大陸人帶來了不小的驚詫。在此之前,大陸有關官員說過狠話,但主張臺獨的陳水扁還是獲得了較多的選票。大陸有關方面表現得有點缺乏思想準備,打又不能打,說了又白說,最後理出一個思路來:先搞定美國,再搞定臺灣。歸根到底,大陸還是把改革開放當作國家的頭等大事,而中美關係則是改革開放是否成功的最大外部因素。於是,大陸在爭取到美國不支持「臺獨」的立場後,容忍了臺灣的這一次變局,繼續走「和統」的道路。

然而,一次容忍意味著更多的容忍。「臺獨」勢力則對大陸的容忍並不領情,而是抓住機會不斷往「獨立」的方向突進。大陸儘管獲得了美國「堅持一個中國」政策,不支持臺獨的承諾,但「臺獨」勢力堅信即使臺灣不斷往獨立的方向上走,美國也不會放棄臺灣。因此,他們採取進兩步、退一步的策略,給美國一個說服大陸的藉口,但一定要讓「臺獨」的步伐不可逆轉。不只是「臺獨」政治勢力,而且越來越多的臺灣民眾也這麼想。大陸擔心民進黨鋌而走險,因此在陳水扁再次當選後,大陸通過了《反分裂國家法》,給「臺獨」勢力劃了幾條線。陳水扁則走出了危險步伐,終止「國統會」與「國統綱領」的運作。這是對兩岸關係現狀的一次很大的改變,臺灣儘管沒有正式宣布獨立,但不再追求統一,把「統一」變成政治不正確,也就是事實上不用宣布的獨立。大陸和統政策遇到了真正的挑戰,兩岸關係面臨破局的危險。如果臺灣人繼續支持民進黨執政,大陸將不得不走上另外一條道路。

馬英九的上台讓緊繃的局勢緩和下來,大陸的和統政策得以持續,然而,也正是因為這種緩和,讓大陸喪失了對局勢發展的警惕性。馬英九堅持「九二共識」,更多地是做給大陸看,其主要的兩岸政綱就是「三不」,尤其是「不統」,則是延續了陳水扁的「廢統」政策,是對「臺獨」勢力的遷就與討好。也就是說,在「不統」政策下,「臺獨」勢力不僅得不到打壓,而且得到鼓勵。民進黨抓住機會,繼續推進「臺獨」洗腦工程。「臺獨」勢力心裡清楚,等到他們培養出來的「天然獨」力量登上臺灣各種舞臺時,臺灣的政治生態就會發生根本性變化,「臺獨」就會成為政治正確的話語。到那時 ,國民黨要麼「綠色化」,要麼「邊緣化」。國民黨對民進黨的意圖並非完全不清楚,但其「不統」的想法與「臺獨」的想法相距不遠,只是對自己的生存危機缺乏預判,有一種「老黨」的「迷」之自信。大陸的很多人則被兩岸關係表面的和緩遮蔽了眼睛,不了解、也沒有很好地研究「臺獨」勢力和輿論的快速發展。為了所謂兩岸關係,大陸有關方面遷就了馬英九的「不統」政策,甚至與一些傾獨的人士加強交流,給予恩惠。相反,那些真正的統派人士反而受到冷落。

當一個人遷就某種觀點時,其自身也往往朝著這個觀點靠近。很多大陸人不僅遷就馬英九的「三不」觀點,而且對其欣賞有加,對結果的危險性缺乏警惕。其實,兩岸不可能有一種穩定的不統不獨的中間狀態,強調「不統」,臺灣就必然「趨獨」。大陸遷就「三不」,實際上就偏離了「和統」的初衷。一些人在落實「和統」政策的過程中,更多地是講「和」不講「統」,「和統」在很大程度上變成「和而不統」。「九二共識」在「三不」政策下,在「和而不統」的過程中,被空洞化了。如果不是忌憚大陸的強力反彈,國民黨可能都放棄它了。

民進黨的再次執政,實際上宣告了前一個時期「和統」工作在某種程度上的失敗,兩岸在往破局的方向快速前進。蔡英文在第一任期,大陸還聽其言、觀其行,把其上任時的講話溫和地稱為「未完成的答卷」。蔡英文再次當選後,就放開手腳地往「臺獨」方向走,在美國對臺支持空前加大的情況下,也就沒有什麼顧忌了。大陸一些和統派還心存幻想,但大陸民意已經發生根本性變化,也就是不再相信和統能產生什麼積極的結果。關鍵是大陸的領導層也拋棄了幻想,強力解決問題的傾向越來越占上風。兩岸關係再沒有什麼模糊空間,已成破局之勢。

危機往往因偶然事件而化解。因新冠疫情應對不力,特朗普沒能連任,急速向深淵滑去的兩岸關係在某個危險點突然停頓了一下。老練的拜登似乎意識到某種危險性,在繼續對臺灣加大實質性支持的同時,強調奉行「一個中國」政策,並倒打一耙地指責中國試圖改變現狀。

拜登在部分延續前任對臺政策的基礎上,簡單地做一下克林頓時期的危機處理,空洞地強調一下「一個中國」政策,就試圖將臺海問題穩定地控制在美國的戰略框架之內。問題是中國會接受這樣的處理和安排嗎?克林頓時期的危機處理,是試圖維持中美建交後有關「一個中國」和不支持「臺獨」的政策承諾,但要求中國大陸容忍「臺獨」政黨執政,其實是容忍已經改變了的現狀;中國大陸接受了。這次拜登想重複類似的手法。問題是美國對臺政策已經發生變化,國會通過承認臺灣為獨立國家的《臺北法》,上屆政府已經按照這個立法支持臺灣加入聯合國。拜登政府作為行政部門,儘管可以選擇性地執行某些法律,不提及《臺北法》,但不提及不等於它不存在,以後的美國政府呢?更何況,《臺北法》確認「臺灣是一個國家」已經產生了擴散效應,不僅成為美國兩黨政客的某種共識,而且影響了更多西方國家的政客,他們儘管不像美國那樣明目張膽,但會採取越來越多的以「臺灣是一個國家」為標準的動作。

問題的另一面,今天的中國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不僅是力量的變化,也是態度的變化,不僅是官方態度的變化,也是民眾態度的變化。過去堅持和統的方向,遷就一些事情,民眾沒有太多看法,也就是對和統政策的支持。現在民眾對過去的和統工作普遍失望,支持政府採取更強有力的手段解決臺灣問題,而且政府的確也朝著這個方向在轉變。這種轉變的力度是很大的,公開地進行各種軍事鬥爭的準備就是有力的證據。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和「臺獨」勢力試圖繼續過去的那種「進兩步,退一步」的手法是不能奏效的,大陸是不可能接受的。這可能是拜登臺海問題認知的一個盲點,不僅是拜登,臺灣一些政客又何嘗不是如此?國民黨的一些人士呼籲回到過去的模糊政策,讓兩岸渡過危機,這怎麼可能?大陸民眾剛從過去的受欺騙中清醒過來,甚至要追究有關方面「養獨」的責任。前段時間,大陸有關方面的人士對此有點反應遲鈍,還想不顧民意地重複過去的和統做法,現在大體清醒過來,知道追究「養獨」責任並非是空話,知道繼續與「臺獨」分子或「傾獨」分子眉來眼去是很危險的。從宏觀政策層面來說,如果政府在通往強力解決問題的道路上突然回頭,怎麼跟大陸民眾交待,黨和政府的威信又怎麼得以維持?換句話說,大陸如果接受拜登政府的處理辦法,就相當於接受過去幾年「臺獨」勢力謀取的成果,就會在很大程度上失去大陸民眾的信任。大陸在武統、和統之間轉換的空間已經變得非常狹小。

然而,拜登又不可能不顧美國國內的遏中共識,改變在臺海問題上的一些做法,「臺獨」勢力更不會接受大陸方面的要求,放棄「臺獨」立場。因此,覆水難收,破鏡難圓,中國大陸只有在強力解決問題的道路上繼續前行,體現出堅定的國家意志,才有可能將局勢從根本上扭轉過來,任何僥倖的想法都可能導致未來更大的危機。

(作者為武漢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教授,比較政治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