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9日
|
甲辰年三月十正
連載 下篇 (本篇文章還剩餘 100% 未讀)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 > 時論短評 > 正文

對臺灣統派「政治失信」的風險

作者 | 儲建國
儲建國:大連海事大學公共管理與人文藝術學院教授兼院長
2020年4月18日 #臺北法案  
【編按】

本文原刊於中美印象網,2020年4月18日

《臺北法案》通過後,大陸好像一片風平浪靜。外交部循規蹈矩地抗議一下,有關研究者不痛不癢地評論一下,媒體輕描淡寫地報導一下,然後就沒有然後了。網絡上圍繞一部日記吵翻了天,好像沒有《臺北法案》這回事。漠然如此,嗚呼哉!

臺灣就不一樣,島內很多人實際上如同驚弓之鳥。無論統派、獨派,都嗅出了某種火藥味。連呂秀蓮都說戰爭已到了臺海中線。《環球時報》發了一篇《世界進入多事之秋,臺當局悠著點》的文章,文末出現了「勿謂我們言之不預」這句話。臺灣一些人就大為緊張,因為這句話一般是大陸戰前的宣示。大陸真要這樣做,大概也不會在這份報紙上宣示。《環球時報》總編只是想表達一下自己對局勢的看法罷了。這也是大陸少有講出臺海局勢危險性的媒體,即使在這篇文章中,仍然隻字未提《臺北法案》。

這就不由得讓人心生困惑:這麼重要的事,為什麼都不願意說呢?是不是真的以為它跟以前的涉臺法案一樣,只是美國干涉中國內政的一普通法案而已?中國那麼多外交人員和涉臺涉美研究人員,都沒有認識到該法案的嚴重性?顯然不是認識不到,而是故意地不說。不說的原因,不宜胡亂猜測。

 回顧一下「臺獨」發展的歷史。政黨輪替之前,大陸並沒有怎麼重視,兩岸打打口水仗,前提還是一個中國,目標是國家統一。兩岸分離至此,在輿論主流中,「統一感」都是內生的,島內統派也不需要大陸刻意地去扶持,而爭論的焦點是如何看待對方政權的正當性。即使到了李登輝執政前期,這個主題還是沒有什麼大的變化,國統會、國統綱領、「九二共識」都是產生於這個時期。然而兩岸談著談著,就談崩了。李登輝後來越來越傾向臺獨,拋出「兩國論」,縱容甚至扶持民進黨發展壯大。至2000年大選,這是世紀之交的重大變化。

陳水扁抓住國民黨內部分裂的機會,以不到四成的選票當選臺灣地區領導人。大陸在選前選後,都反應強烈,迫使陳水扁承諾「四不一沒有」,兩岸才沒有走向攤牌局面。2004年陳水扁連任後,往臺獨方向邁了一步,終止「國統會」與「國統綱領」。大陸強烈批評,但沒有採取進一步的有力行動。也許出於兩點考慮:一是當時中美關係還比較穩健,大陸成功地讓陳水扁成為美國人眼中的「麻煩製造者」;二是大陸對國民黨重新執政還是抱有一定期望。

 這個期望沒有落空,2008年馬英九上台,堅持「一個中國」立場,積極發展兩岸經貿關係,兩岸出現了令人樂觀的穩定局面。然而,這種樂觀下面潛藏著風險,大陸即使知道,也沒有太多辦法。兩岸的這種穩定是脆弱的,在很大程度上帶有馬英九個人色彩,而臺獨意識和力量在這種脆弱的穩定中向前發展,臺灣人內生的「統一感」幾盡喪失,外致的「統一感」在統派人士那裡占據了主流。也就是說,支持統一是因為大陸的存在而成為一種被動的要求,國民黨成為被動地支持統一的黨。這就意味著支持統一的力度取決於大陸對於統一承諾的兌現程度,所以國民黨兩岸政策儘管比較穩妥,但缺乏社會動員力。而且,就島內政治競爭來說,國民黨也沒能發展出引領臺灣未來方向的新理念。

 這就給了民進黨以新的機會,蔡英文把「臺獨」、「民主」、「民粹」綁在一起,整合了政黨,動員了民眾,又一次戰勝了分裂、疲態的國民黨。這一次大陸沒像以前陳水扁上台那麼反應激烈,而是繼續推進兩岸經貿發展,頒布更多的惠臺政策,對國民黨、民進黨區別對待。這種做法產生了一定效果,加上民進黨政績不佳,臺灣民意也有了積極的變化。韓國瑜現象就是這種變化的結果。然而,美國特朗普上台,中美關係惡化,美國對臺政策發生重大變化,涉臺法案、涉港法案接連出臺。

尤其是香港發生大規模遊行示威,港獨勢力橫空出世,得到美國大力支持。這種局面讓民進黨嗅出了中美衝突所帶來的機會,從而更加強硬地將「民主」與「臺獨」一起打包,並成功地推銷到美國,得到美國精英層的廣泛支持。大陸專心於跟美國打貿易戰,對民進黨的「臺獨」操作難以顧及,沒能想出有效的辦法加以阻擊。成功操弄「臺獨」意識形態的蔡英文再次當選後,膽子就更大了,認為大陸對其臺獨動作也只能罵罵而已。她要做當年陳水扁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於是便接受BBC採訪,宣稱臺灣已是獨立的國家。大陸當然是堅決反對,但反對之後也就了事。至此,「臺獨」夢已實現過半。

 如果是在陳水扁時期,美國政府還是有點擔心民進黨這麼亂來。但現在的美國政府不僅不擔心,而且還鼓勵、支持,甚至抓住疫情機會,通過承認臺灣獨立的《臺北法案》,釀成了中美關係史上的重大事變。

回顧這段歷史,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為什麼「臺獨」能夠走到今天這一步,為什麼支持統一的意識和力量越來越弱。民進黨每走一步,大陸都會做出反應,有些反應還是產生了積極效果,但總體上沒能阻擋住民進黨在「臺獨」的方向繼續往前走。尤其是在今天中美關係惡化的大背景下,民進黨已經從緩獨走向急獨,從軟獨走向硬獨。

 失敗後的國民黨在檢討過程中,似乎覺得大陸過去對「臺獨」並沒有太多的辦法,導致傾向統一的力量越來越失去民意的支持。目前這種形勢的發展讓一些國民黨人士感到「九二共識」拖累了他們,支持統一會讓該黨在臺灣邊緣化。這次《臺北法案》通過後,國民黨與民進黨一樣對美國表示感謝,並稱臺灣是美國的堅實盟友。這意味著大陸一旦對臺灣用強,國民黨也可能與民進黨一起反對。

然而,大陸對國民黨的這種變化也不能做出不恰當的估計。如果這次大陸還像以前一樣,只打雷不下雨,不採取有力的措施,那會造成獨派力量一統臺灣。不那麼堅定的傾向統一者會轉而支持臺獨,堅定的統一支持者則更加勢單力薄,甚至有一種「被放棄」的感覺。無論是堅定的還是不堅定的,都會把責任歸為大陸的「政治失信」。

大陸知識分子和民眾當中確實有一種「放棄論」,而且聲音還不小,主張為了保證中國的順利發展,可以「放棄」臺灣。有的人還搬出鄧小平來為這種觀點辯護,說鄧小平肯定會從中美關係的大局、從改革開放的大局、從中國現代化事業的大局來考慮這個問題。鄧小平的確很重視這幾個大局,但別忘了,他在領土主權問題上是非常強硬的,如果不是他說出「中國人窮是窮了一點,但打仗是不怕死的」這句話,香港能順利地收回來嗎?現在真的是要感謝鄧小平的強硬,如果當時軟弱一下,只是象徵性地收回主權,不駐紮軍隊,不收回管治權,現在的香港和臺灣就會裡應外合,不知道會弄出多少事來。今天的港獨再怎麼鬧,內地都可以氣定神閑,因為香港無論如何也是獨立不出去的。

 臺灣就不一樣了,「臺獨」作業已完成大半,只差最後臨門一腳了。大陸的確很難辦,但也許是個機會。不一定非得打仗,但一定得有強有力的辦法。否則,臺灣統派真的認為大陸政治失信後,有可能會反戈一擊的。國際政治中,為了利益,失信的事常常發生,但臺灣問題是內政,政治失信的結果是很嚴重的。

在容忍臺灣獨立與武力統一之間,還是能夠找得出辦法。有時候,妥協會導致戰爭,鬥爭會導致和平。對於有核大國來說,鬥爭導致和平的可能性非常大。更何況,事已至此,如果不鬥爭的話,那只能容忍臺灣獨立了,這樣的話,大陸的民意又會如何?

要敢於鬥爭出一個持久的和平局面,以滋養中國人民的無限生機。